王玉琴二进宫 二九一御兴供热公司女工王玉琴:用真心铺就人生路
王玉琴,今年44岁,是二九一御兴供热公司的一名普通库房保管员。她以博大的母爱将儿子培养成人,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将公司库房管理的井井有条。
王玉琴怀孕时身体就不好。丈夫在农业单位上班,家里所有的活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每天吃饭将就、对付、营养不良,人家十月怀胎,她儿子只在母体里享受了七个多月便来到了这个人世。早产、没奶吃,五个多月就开始用嘴嚼饭喂孩子。怀着这种愧疚心里,2006年她放弃了自己非常称心的工作开始陪读,她决心不让儿子再过早面对生活的艰辛。
陪读时,她既是母亲,又扮演了儿子好朋友的角色。儿子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带来了思想情绪的波动,王玉琴就想方设法和儿子多沟通,谈生活小细节,也开诚布公谈一些私密话题。就是这种敞开教育方式,造就了孩子豁达开朗性格,孩子和老师、同学关系处得十分融洽。
初、高中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高三时,孩子成绩突出,各方面要求进步,被学校发展为正式党员。看到儿子学习刻苦、政治上要求进步,条件虽苦,为儿子前途,她独自默默承受。
6年的辛苦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回报。2012年,儿子以文科652的高分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当接过通知书的一刹那儿,王玉琴再也掩饰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儿子早产,起初王玉琴很担心孩子智力。为开发孩子智商,上小学时,她就让孩子先涉及一些奥数题。实在太难了,她就先向老师请教,孩子学了五年奥数,她也跟着学了五年。在高考时,孩子取得了数学单科全省第三的好成绩。
孩子接触英语后,王玉琴又开始陪孩子一起学英语,孩子也显露出酷爱英语的天赋。2007和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分别荣获八年组和省赛区初三年组一等奖;2010-2011;2011-2012年度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王玉琴特别注重细节和细微教育。孩子学习时,她从不看电视。面临高考,王玉琴每天都和孩子聊上半个小时,尤其是高三冲刺阶段,孩子学习压力大,她就充当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儿子尽量把负面的情绪宣泄出来……就是这些细小微妙的教育方式,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成了孩子学习的动力。
王玉琴是个既爱面子又刚强的人。谈起王玉琴艰苦创业史,那还得从1993年说起。这年年底,22岁的王玉琴和丈夫结婚,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为填补家用,王玉琴将自家1亩多地的菜园扣上了大棚,种上了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又养了100多只大鹅。可她认为这样小打小闹只能维持家用,于是决心要大干一场。
95年,当地大米市场走俏,王玉琴决定开大米加工厂。想法一出,遭到丈夫拒绝。“开大米加工厂需一大笔资金不说,我上班,你一个女人根本干不了”。王玉琴和丈夫说:“你就让我试试”。经过软磨硬泡,丈夫妥协了,王玉琴向公婆借了两万元钱,边改房子,边购设备。
为尽快掌握加工技术,她三次跑场部,两次跑富锦向同行学习加工技术。当时加工一袋水稻可赚两到三元,每月也有两千左右收入。加工半年,王玉琴觉得单一加工很难收回成本,决定自己收水稻,自己加工,自己卖大米。大米加工销售,元旦前后是旺季,由于车间封闭不严,王玉琴的手背冻得像个小馒头。丈夫心疼地说:“咱不干了!”可王玉琴却说,工厂刚有起色,苦点累点也要坚持。
96年12月,王玉琴和同学骑车去收水稻,看完水稻天已漆黑,回来时,连车带人掉进了3米多深的沟里,脚脖子当时就肿得老高;97年春,她带车到27连收水稻,车出故障。推车中,车后轮从脚面压过,当时也没感觉有多疼,可第二天鞋都穿不上,10多年过去了,如今还落下了阴、雨天脚就疼的毛病。
供热公司成立,王玉琴成为公司保管员。刚接手保管工作,库房杂乱无章,王玉琴决定进行并库、归类、上架管理。为加快并库进度,她每天早上班,晚下班,经过详细清点,她将所有物资分成9大类,2500个小类。工作中,王玉琴还积极配合会计做好清仓、核资、盘库工作,及时掌握物资消耗、余缺情况,以便及时采购,避免影响生产和工作。
两年多来,王玉琴每月坚持对库房清点一次。由于物资多,上架摆放高度超过3米,清点时要借助梯子爬上爬下,清点一次就得两三天,每清点一次都累得腰酸腿疼。
供热期间,锅炉满负荷运行,领物资没有固定时间,有时物资入库除进行清点还要分类存放,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是常事。库房离办公室150米,每天往返二三十次,有时着急,她就小跑,同事们都称她为“小跑保管”。
多年来,积劳成疾,使她落下了颈椎增生和腰间盘突出毛病,病症压迫着脑和大小腿神经,时常出现脑袋、大小腿疼及麻木症状。走路多或工作时间长所产生的疼痛有时整宿都睡不着,公司领导看到她忍着疼痛上班,让她休息两天,可保管工作琐碎而繁复,没有过保管经历的人根本就摸不着头绪,只好咬着牙坚持着。
如今王玉琴已进入不惑之年,不管是家庭、单位还是社会,她都坚持信守平淡是真的哲理,为自己铺就着灿烂辉煌之路。(邵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