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榆林墓 张季鸾墓园要迁榆林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针对惠世新的建议,榆林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相继批示,榆林社会各界也纷纷表示予以支持,由于当地媒体的报道,一些企业表示捐助,甚至有人提议要将榆林世纪广场改名为季鸾广场,并铸张季鸾铜像.蔡恒泰证实,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及孙女张哲子等人曾受榆林方面之邀去长安.榆林等地,祭扫过张季鸾墓地,回过老家,并且愿意将墓迁回榆林.去年,榆林还通过政协渠道就迁墓一事向省上做过汇报,"省上也同意了".长安区文体广电局吕副局长介绍,榆林有了迁墓动议之后,曾通过当地政协与区统战部进行过联系,"好像是答

针对惠世新的建议,榆林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相继批示,榆林社会各界也纷纷表示予以支持,由于当地媒体的报道,一些企业表示捐助,甚至有人提议要将榆林世纪广场改名为季鸾广场,并铸张季鸾铜像。

蔡恒泰证实,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及孙女张哲子等人曾受榆林方面之邀去长安、榆林等地,祭扫过张季鸾墓地,回过老家,并且愿意将墓迁回榆林。去年,榆林还通过政协渠道就迁墓一事向省上做过汇报,“省上也同意了”。

长安区文体广电局吕副局长介绍,榆林有了迁墓动议之后,曾通过当地政协与区统战部进行过联系,“好像是答应了”。然而,关于此事的进展,区统战部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周宣(音)却称,迁墓榆林的事虽在2011年下半年被省委省政府口头同意了,但具体进展如何,目前并不清楚。

然而,就张家后人对“迁墓榆林”的看法,各方说法却不尽相同。有人称,张家后人不愿意,有的则说愿意。杜曲街道办主任张权称,他与张家后人接触不多,但从他们来看过墓后所表露的意思看,显然更希望在原址上进行保护。

也许正是张家后人在“迁与不迁”上态度不明朗,致使张季鸾墓远迁榆林的日期还在无限期延长。不过,蔡恒泰称,迁墓已成定局,只要“榆林那边工作做完,墓就迁了”,但“具体时间没有定”。

张季鸾虽然是榆林人,却在1888年生于山东邹平。其父张楚林是清末进士,曾在山东曲阜等地做知县。张季鸾13岁丧父,少年张季鸾和母亲、妹妹扶柩从山东千里返回榆林。2年后离乡求学,而后名满天下,直至1941年病死重庆,其间几乎未曾回过家乡。其父母坟茔一直在榆林,如果最终能长眠父母之侧,或许是这位饱尝世情冷暖的报界巨子的最大安慰了。

张季鸾轶事

提出“四不”办报方针

留日期间,张季鸾在听过孙中山讲演后加入了同盟会,但民国成立,他不再加入任何党派,认为“做记者的人最好要超然于党派之外,这样说话可以不受约束,宣传一种主张,也易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后来他主持《大公报》,就结合自身经历和媒体现状,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令报纸的锋芒顿显。

张季鸾“三骂”

张季鸾曾有“三骂”。一骂吴佩孚:“一言以蔽之,曰有气力而无知识,今则并力无之,但有气耳。”后又骂汪精卫,斥其“可以举国家利益,地方治安,人民生命财产,以殉其变化无常目标不定之领袖欲”。三骂蒋介石,称其迎娶宋美龄时发布了“美满婚姻论”,是“兵士殉生,将帅谈爱”。由于批的是党的最高领袖、实权人物,一时间街谈巷议,搞得蒋大为光火。

聊出来的社评

张季鸾每天来报馆很晚,来后先看报纸,然后喝茶、接待来访者。那时报纸截稿时间晚,他总要到每晚各地新闻到来之后,根据版面大小,再琢磨社评。而动笔之前,他还会邀闲杂朋友到办公室聚谈对当日新闻的看法,别人说、他听,随后便落笔成文。

张季鸾去世后留下了三千多篇社评,这些评论总能揭露黑暗,鼓舞人心。可他总认为新闻是短命的,因而常对人说,其文章“明天就可以去包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