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为什么不剪辫子 辜鸿铭为什么不剪掉辫子?辜鸿铭最后怎么死的?
说起辜鸿铭,留给国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这在北京,称得上出土文物式的一景。辜鸿铭的辫子,并不是仅仅为了复古而留。早在英国留学时,他已剪掉辫子,西装革履,一副洋派。后来人人谈论反清革命,他反而把满清人硬栽上的辫子重新留了起来。原因很可能是"立异以为高"。当然,也符合他复古派的身份。北大的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为什么不剪掉辫子?
在影片《建党伟业》中有这么一段,五四运动时,辜鸿铭在台上演讲,回头甩了甩他的辫子,台下学生皆大笑,辜鸿铭说:"我的辫子在头上,而笑我的诸公,你们的辫子在心头。"
说到辜鸿铭,这也是民国的一大奇人。1857年,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处英国种植园中,幼年时,他经历了南洋华人最悲惨的一段时期,那时兰芳共和国刚刚覆灭。10岁,他就被送到英国求学,先后掌握了英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等九门语言,获得了文学、哲学、理学、神学等十三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在西方呆了14年,使得富有天赋的他成为了一个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按理说,一个在西方工业文明中熏陶了14年的人,不应该会因循守旧,是什么促使他的转变呢?
回到马来西亚的辜鸿铭先是在英国殖民政府中任职,然后遇到了马健忠,与其促膝长谈三日,转变了他的思想,开始学习中国文化。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之后,辜鸿铭前往中国,担任张之洞的幕僚长达二十年之久。在这期间,辜鸿铭自称"汉滨读易者",精研国学,热衷于向西方宣传东方的文明与精神,相继将《大学》、《中庸》、《论语》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
又写了《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的精神》,在西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致使西方流传了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的一生就像他自己总结的那样,"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婚在东洋"。丰富的社会阅历使他了解西方,更了解东方。幼年时的经历和青年时在西方留学的生活,更加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