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显荣辜鸿铭 【惠安历史名人】奇才怪杰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印度圣雄甘地称其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写信向辜鸿铭请教。李大钊先生曾评价他说:“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已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清末大怪杰 辜鸿铭
辜鸿铭,字汤生。原籍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厝,先祖于清康熙年间移居台湾,后又移居马来西亚。他于1857年7月18日生于马来半岛槟榔屿。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能讲英语、马来语。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让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非凡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让他自幼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在身边。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时任校长、著名作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历时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在欧洲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回到祖国,开始苦读中国典籍,研究中华文化。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1883年,他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从而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年里,他将《论语》、《中庸》和《大学》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
辜鸿铭深爱着祖国。在1891年引发的“长江教案”事件上,侵略分子大造舆论,叫嚷要用“炮舰镇压”。辜鸿铭拍案而起,用英文撰写专论《为祖国和人民争辩》,送到上海《字林西报》刊发,谴责假借不平等条约特权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的传教士,为国人反洋教运动辩护。文章被英国《泰晤士报》转载并加评论。
辜鸿铭作品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3年,他和印度的泰戈尔同时被确定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
泰戈尔访华时与辜鸿铭(右二)徐志摩(左二)等人合影
1915年4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这个时期正是辜氏在西方文化界如日中天的时期。1916年,《春秋大义》德译本出版,在德国掀起一股“辜鸿铭热”,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辜鸿铭论》中称他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该作品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同时,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在北大讲学期间,辜鸿铭以偏激的行为方式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他说:“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实非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1917年,辜鸿铭踊跃参与“张勋复辟”,被封为“外务部侍郎”,12天后复辟失败,辜鸿铭只好又回到北京大学教他的英文,不过等待他的却是激进的师生们送给他的一顶“复辟论者”的帽子。
为了避免政治上的攻伐,校长蔡元培公开发表言论为他辩护:“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
”1924年,辜鸿铭曾应堂弟辜显荣的邀请,客串到台湾讲学。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病逝于北京家中,终年72岁。(王飞雄整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