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相声大裤衩 82岁杨振华“讲”相声
“我喜欢杨老师30多年了!小时候听戏匣子,后来看电视,现在能有机会到现场听他讲相声,真是太难得了!”“老爷子真是不一般,这才是国宝级的艺术家啊!”
10月28日下午,辽宁省图书馆第一报告厅挤满了观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振华做客“乐·读”经典分享会,给大家带来相声文化讲座。
观众大呼杨先生“宝刀未老”
《合家欢》《北大仓》《假大空》《动物世界》《如此大款》……杨振华的相声多以讽刺为主,作品家喻户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活动中,很多读者和观众慕名而来,大到七八十岁的铁杆粉丝,小到四五岁的“娃娃粉”,看过杨振华的表演,大家纷纷感叹:“杨先生宝刀未老!”
现场,杨振华通过《百集传统相声》这本书,和广大读者共同交流相声的创作和创新的体会与经验。为契合讲课内容,他亲自书写14幅反映社会现象的对联,讲解相声与生活、相声与创作的关系。他的弟子带来传统相声《地理图》《法网恢恢》《坐宫》《我是书法家》。
杨振华表演的单口相声则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然而很多人不知,杨先生的右耳已经失聪,外人只有靠近他的左耳大声说话他才能听清楚。“但表演时,包袱抖出去后啥时候能响,啥时候需要停顿给观众留出鼓掌的时间,都得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判断。
”听到这儿,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观众感动得流下眼泪。活动结束时,杨振华被围得水泄不通,面对签名、合影的请求,他来者不拒,签了二十多分钟才下台,老艺术家的风范让人动容。
相声演员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当天活动的火爆热烈,让杨振华回忆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沈阳相声的“黄金时代”。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年沈阳相声和北京、天津相声可谓是“三足鼎立”。然而时代变迁,北京和天津的相声园子依旧火爆,沈阳相声沉寂了一段时间。但可喜的是,沈阳相声正在复苏。“现在沈阳有不少相声社,吸引了很多忠实观众,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
作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沈阳相声”传承人,杨振华为了相声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勤奋耕耘,一直坚持培养相声人才。2017年10月26日,杨振华收徒仪式在辽宁大剧院举行,他一下收了13个徒弟,这样的举动惊动了全国曲艺界,如此大规模收徒仪式在全国也是少见。
谈到收徒的标准,他表示,首先要有“德”,其次要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给观众输送精神食粮,这两点都是他们要具备的。
”虽然已经82岁,但杨振华仍然坚持上台,基本上每月都会亮相沈阳鼎泰茶社演出,他也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弟子的培养上:“作为相声演员,一定要多演,这样才能掌握相声艺术的精髓;同时还要多多创作,争取多出好作品。‘两条腿走路’,沈阳相声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也相信,沈阳相声一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