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共和国 波西米亚风和波西米亚有什么关系?
我们现在说的“波西米亚”,作为一种装饰风格铺满了消费社会。它给人呈现这样一种画面感:松松垮垮的裙子、层层叠叠的外套、牵牵绊绊的流苏、大色块的图腾印花、叮当作响的配饰,整个人看上去仿佛宿醉未醒。
这种风格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正经历着越南战争的一代欧美青年掀起了反战、反中产阶级的浪潮,他们注重心灵上的自由,向往放浪不羁的生活方式。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受到他们的热捧,生活在大都会,却有一颗流浪者的心。他们是波西米亚主义者,他们也叫嬉皮士。
但是,波西米亚最早不是一种时尚风格,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地名。
波西米亚占据了古代捷克西部大部分土地。罗马帝国时代,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波伊人(Boii)居住于此。所以,波西米亚(Bohemian) 一词,最早代表的是“波伊人的家园”。日耳曼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之后,波西米亚成立了独立的王国,附属于神圣罗马帝国。
今天我们说的波西米亚人,其实是法国人对吉普赛人的误读。因为这里聚集了很多流浪的吉普赛人,也即罗姆人(Roma),所以在法国人眼里:波西米亚人=吉普赛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吉普赛人最初起源于印度北部,梵文文献称他们为“多姆人”(Doma),意思是以歌舞为生的低等人。从公元5世纪开始,他们从中东进入巴尔干半岛,散居欧洲各地,曾一度取得神圣罗马帝国的居留卡。但是到15世纪末,吉普赛人被污名化为小偷、巫师、间谍,传染病源者,遭到欧洲各国驱逐。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吉普赛人没有摆脱“难民”的身份。
那么,这样一个古老的、带有悲苦色彩的东方民族,是如何与现代文化风尚联系起来的呢?
19世纪末,著名的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结束年轻时的流浪生活,以自己的经历和法国剧作家亨利·穆杰(Henri Murger)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为创作灵感,写了一部名为《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的歌剧,在都灵皇家歌剧院演出,获得盛大成功。
彼时的波希米亚人已经不局限于流浪的吉普赛人,正如这部剧的别名《艺术家的生涯》一样,还用于表示那些生活拮据、不屈从于世俗之见的艺术家。波西米亚也由此逐渐演变为一种浪漫的艺术家风格。
随着文艺作品对“波西米亚”的塑造,这个词的外延逐渐扩大,从颓废的青年生活方式到色彩浓烈、制作复杂的衣服风格。它的背后,先后涉及诸多现代文艺思潮,集合了现代西方艺术家们放荡不羁的精神气质,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运动。
《美国大学辞典》将波西米亚定义为: “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
所以,波西米亚的“流浪”情节是悲苦的,但是也有着通透的自由。
那些追求自由的精神风格,绝不是靠一条大花裙子和繁琐纹饰的手镯就可以装饰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