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的妹妹 李工真所说的德国采取的教育制度是?
一、普通中等教育改革 20世纪末,德国在普通中等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缩短取得高中毕业文凭所需要的时间,将文理中学的学制由9年减为8年。 2、为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改变大多数州由文理中学自己命题考试的状况,在州一级实施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
3、对全国文理中学毕业文凭考试所包括的必修科目做出统一规定,至少应该包括德语、一门外语、数学以及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即生物、物理或化学)。
4、在课程方面,增加开设科目的宽广性,更加重视普通内容的教学和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适应欧洲统一趋势,加强有关欧洲的教育;改进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渗透进各门课程。
二、职业教育改革 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于1994年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重点措施,其要点如下: 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
2、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3、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 4、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使学习困难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加那些就业前景有保障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高等教育改革 德国社会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不断削减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却数次大幅度提高教育和科研经费,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针对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改革僵化的教授晋升体制,设置"青年教授"席位。
这项新计划使得那些有才华的青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有可能直接晋升教授而无须参加教授备选资格考试。"青年教授"拥有独立科研、教学和带博士生的权利,有自己的预算,可以成为终身教授。 2、改革学习和学位制度,加强与其他欧洲国家的交流。
为加强大学生对欧洲一体化趋势的适应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在2000年决定,今后将把五分之一的德国大学生派送到国外大学学习一个月。
同时,德国高等教育界自身也开始加强欧洲课程开发。欧洲课程的特点是课程的国际性和一段时间的国外学习。此外,德国正准备参加扩展中的欧洲学分转换制度(ECTS),从而有利于各高校间的学习和学生流动。
3、吸引国外人才,使德国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基于人才战略的考虑,德国正设法大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2001年7月,德国教科研部通过了一项使德国尽快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的联合行动。
德国工会、企业主协会、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德国工商大会、洪堡基金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有关教育和科研基金会都是联合行动的成员。这次联合行动主要集中于改善外国人在德国居留的框架条件,加强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化。
4、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加强高等教育出口。德国不仅要争取国外的学生来德学习,还要促进高等教育积极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合作或独立办学。教育部长布尔曼最近与DAAD签署了资助德国高等教育出口的计划。
5、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界科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001年3月,德国联邦政府提出"知识创造市场"的行动纲领,该行动纲领的出台体现了德国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和科研成果,也体现了教育与市场联合的倾向。
6、提高高等学校生源的质量,考虑进行大学入学考试。针对德国大学和经济界所抱怨的高中毕业生质量下降的情况,德国联邦工业协会呼吁高校实行入学考试制度,作为对高中毕业证书质量监督的一种措施。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对大学入学申请者进行测试。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表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高校必然会采取水平测试的做法。 四、学费改革 北欧大学从2010年起结束免费教育,收费后的德国大学依然是工薪家庭负担得起的,一般收取注册费500欧元/学期,一年两个学期,以目前8.
7的汇率来算,每年仅需人民币8700元,其余的生活开支约7万元。
五、学制改革 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行统一的学制、学分制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的高等教育学位体制。 总的来看,改革后的德国高等教育学制呈现出几大优势: 一是获得学位时间的缩短。
据统计,2009年夏季学期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多数仅需6个学期即可获得学位,硕士学位一般用4个学期,总时间比原来一步到位平均少了近4个学期。
二是学业相对量化。所有在校学生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的补充说明,对其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所在高校体制等进行详细介绍,便于文凭在欧洲境内互认。 三是英语课程逐步增多,许多大学开设了国际课程,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聘请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