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属什么生肖 【书香警营】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有感

2018-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苏红艳,2018年参加工作,现为金城江站派出所见习民警.爱好阅读.羽毛球.健身.座右铭:真正的荣耀源于埋头苦干,征服自己;真正的勇士在于不断挑战极限,突破自己!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东坡先生"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东坡属什么生肖 [书香警营]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有感欧阳修曾这样评价青年时的

苏红艳,2018年参加工作,现为金城江站派出所见习民警。爱好阅读、羽毛球、健身。

座右铭:真正的荣耀源于埋头苦干,征服自己;真正的勇士在于不断挑战极限,突破自己!

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东坡先生”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东坡属什么生肖 【书香警营】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有感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青年时的苏东坡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久,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讨论苏东坡,即使当时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也有人冒险暗中偷读。

苏东坡属什么生肖 【书香警营】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有感

“东坡先生”文章纵横恣肆,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放,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美誉。

苏东坡属什么生肖 【书香警营】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分为四部分论述其一生: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和流放岁月。“东坡先生”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从诗词中,就可以体会到他为人乐观开朗,洒脱坦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去对待人类间的悲欢离合与自然现象中的月圆月缺;在《江城子》中缠绵悱恻,深情告白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在逆境中坦然自若,寄愁绪于湖光山色,为自己解脱苦闷,表现出淡然旷达和随意而安的人生态度;“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即使暮年,依旧壮心不已,直抒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在他的诗词中还能看到与弟弟辙俩人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在人生顺逆荣枯过程中,兄弟二人忧伤时相互慰藉,患难时相互扶持,时时互赠诗文以表思念之情。辙为人处事冷静机敏,稳健实际,轼意气风发,倔强任性,经常向兄长忠言相劝,兄长颇为受益。

轼对辙而言,不仅为兄为同学,更是良师。他写过一首诗:“我少知子由,天姿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辙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而父苏洵深沉严肃,对事对人从不通融假借,正好将二子随时勒抑,不得奋鬣奔驰。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三人经常吟诗作对,相互学习,其乐融融!这份真挚的父子兄弟情也成为了“东坡先生”日后仕途失意时强大的精神支柱。

东坡先生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令人敬仰。其一生轻松愉悦,壮志凌云,才气纵横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也颇为坎坷,也许他的才华令上天嫉妒,于是给予他一路拂逆。

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艺术的巅峰,终成时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细细品来,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砺他的意志,丰富他的人生,激荡他的思想,更加凸显他品性高尚与人性的光辉!

东坡先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的数次流放让他更加接近平民的生活,体会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他所处的时代接近北宋灭亡,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图自己利益、沉溺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的人。

东坡先生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孤身一人,难以与庞大的政治团体抗衡。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丧失为百姓服务的信念,他不断向朝廷上书,请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并放粮救济因洪涝造成的饥荒。他心怀天下苍生,为官一方,令后人敬仰倾佩。

他是诗人,是散文家,是画家,是书法家,是美食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佛教徒……东坡先生是个说不尽也道不明的人。回读此篇,自恨读书尚少,孤陋寡闻,未能将满腹崇敬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未能将对东坡先生的爱慕敬仰之情写于文中。

这本《苏东坡传》仅是认识东坡先生的开始,来日方长,我会更多地接触东坡先生的诗文,继承他的思想,像他那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在公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考验洒脱淡然,在顺境中顺其自然。总而言之,得之坦然,矢之淡然,争其必然。努力做一个正直有为、积极进取的人民警察!

关于曾国藩的四个字

——《曾国藩传》读后感

杜筱琋,中共党员,现任南宁铁路公安处办公室科员。平时喜欢阅读、绘画,擅长写作。

座右铭:书籍好比河流,使人四通八达。

市面上有太多写曾国藩的书,读曾国藩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他要么被包装为成功学的鼻祖,要么被批判为镇压农民起义、血腥屠城的侩子手。而《曾国藩传》,用大量的史料,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一个丰富、立体、生动的曾国藩。

解读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对其所处时代的认识和分析。曾国藩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晚期的大清王朝,像一个病势危急、行将就木的病人。尤其是道光年间,外部,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臣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颠覆性的打击;内部,腐败已经渗透了帝国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四肢五脏,无不腐烂。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人作为渺小的个体,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行,但有的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站定,铸就一座座丰碑。

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读完《曾国藩传》,我对他有了初浅的认识,体会比较深的主要有四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

第一个字是忠。

曾国藩是典型的浸润在儒家思想中、由科举制度选拔产生的官员,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臣事君以忠”,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

他在做京官期间,十年七升,傲视群曹,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晚清极为罕见。如果他追求的只是功名,那么只要像同时代的官员那样,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原则,因循疲沓,苟且偷安,就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官位。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官场得意的曾国藩郁怀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气氛下,他数次上疏谏言,试图改进官场作风,因此得罪了众多京官,甚至激怒了咸丰皇帝,为自己原本平顺的仕途增添了诸多障碍。

带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他没有恃功自傲,不仅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回了湖南老家,还向朝廷请示——我没那么大的功劳,不要给我升官。对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

曾国藩不仅自己始终贯彻这个“忠”字,还把忠诚教育贯彻到军中。他深知依靠“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的大清军队,要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此练兵时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都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

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正是这支武装到思想的军队,彻底剿灭了太平军。

由此可见,我们开展队伍思想教育,强调政治建警、忠诚铸警,意义重大。

第二个字是学。

萧一山在书的引子里写道:“曾国藩的事业之成就,完全由学而来,无关乎命运,今昔人的议论都是一致的。”

由于大兴文字狱,导致清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形成了热衷考据的风气,天天考据各种历史上的书,最后就比谁肚子里考据的这些学问多,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谁解释的字更全面。

曾国藩逆流而上,他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学习的内容涉猎甚广,不仅学儒家经典,还学军事、科学、历史、风水,为了治好眼病,甚至还学过气功。

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治学的方法,是“由博返约、由约返博,兼归纳演绎而为一”。他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这么一个演变过程。年轻时像所有修习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样,想做圣人;而后经历了官场沉浮、沙场生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曾经世人眼中的平庸之人,终成通才、奇才。

这让我想起骆驼和兔子理论。骆驼知道自己要穿越沙漠,就会储存许多的水、长很多肉;兔子则每顿只吃一丁点儿,剩下的物料途中再补充。积累显然很重要,但光积累不实践,这些积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仅要广泛学、深入学,更要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效能。

第三个字是恒。

我们刚才说,曾国藩通过“终身学习”这条路径,终于成就大业。这个路径意味着以中人之资,人人可为,但最终成之者甚少,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

他曾亲笔训诫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翻开他的日记,经常会看到他数月只读一种书,而且每天读的数量都一样。即使在军中,曾国藩也每日读书数页,日记数条,习字一篇,围棋一局,终身保持。

电影《乘风破浪》里有一句台词,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过不好?因为做不到啊。

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道理人人都懂,但难在坚持。一个“恒”字,曾国藩践行终身。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同事,比如十一年如一日守护亚洲最高铁路桥的杨福明,对枪支的熟悉已经成为条件反射的“南疆神枪”龚家慧,工作再忙也坚持跑步、在公安部比赛中勇夺佳绩的敖国胜。恒,能够成就自己,也能够成就事业。

第四个字是稳。

曾国藩用兵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左宗棠曾经讽刺他“于兵机每苦钝滞”“才短气矜,终非平贼之人”,但这样一个“结硬寨,打呆仗”的人,靠着稳扎稳打,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哪怕曾经三次兵败到想自杀,最后居然把太平军硬磕了下来。

上半年有个大热的赛事——世界杯。作为一个四年凑一次热闹的伪球迷,这些年看世界杯有个体会,意大利队的比赛有点枯燥乏味,但成绩并不差,因为防守好;南美洲的足球注重进攻,比赛过程看起来很精彩,但常常漏洞百出。

由此可见,这个“稳”字,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不仅适用于用兵打仗,也适用于各个领域。

人生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我们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关注“赢“这件事,而只要不输就可以了。比赛进行到半场的时候,很多对手就弃权了,或者失去了比赛资格,最后剩下来的就是赢家。

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