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的词 如何比较许嵩和方文山的词?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压轴题,如果是比较A和B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需要写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就行了,参考答案不会写出“我认为xx更好”这样的字眼。
正式且正经切题的回答:
既然是要比较许嵩和方文山的中国风,那我就拿许嵩的《清明雨上》《庐州月》《山水之间》和方文山的《七里香》《菊花台》《青花瓷》来稍作浅谈。
先说说内容。清明雨上和庐州月应该同是隶属于许嵩早期的作品,写法其实是很典型的有着许嵩的风格。许嵩的这两首歌词的情景其实是距离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很近的。也许你没有年少丧偶,清明凭吊的伤感的经历,却定是要在每年四月份淋几滴清明小雨的。
也许你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离愁思绪,却定是会在18岁的夏天长抒一句“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这样一种若有若无的经历总能在特定的时候给人强烈的代入感。1月的杭州西子湖畔牵扯不断的必然是那首断桥残雪,4月初的小雨最适合再重温一下那曲清明雨上,8月末的电影院,萦绕在耳旁的必然是“小城老街上,有情人执手同徜徉”的七夕,春运归乡的火车上,一首燕归巢也总能给自己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躯体一点慰藉。
所以,我们虽然从来没有在许嵩的歌词里生活过,却总是感觉被他的歌词影射着我们零碎的人生(包括不属于中国风的素颜,有何不可,幻听等,每个人都应该有过那种初恋的憧憬,失恋的失意,思念的刻骨铭心)。
许嵩后期(至少目前来看是算后期)的中国风,代表作即山水之间。如果说之前的中国风仿佛在影射每一个人的生活的话,山水之间这首歌乍看之下应该完全是他个人的生活状态,或者说他个人梦想的生活状态的体现。但是细读之,便发现他所想的,应该是很多历经世事的人所共同拥有或思考过的问题。“半生累 尽徒然 碑文完美有谁看”,复读三遍,让每个人都不由得反省自己的前半人生。但是总而言之,许嵩的歌词给人更多的是自己的代入感。
这一方面,方文山的词给人的感觉就大不相同。我最喜欢的一首是七里香,这首歌的词简直将一个夏天的爱情的甜蜜渲染到了极致。而另外两首,分别以青花瓷和古代将士妻子的异地之思作为载体来表达爱情。不过这三首歌词,展现的更多的是他人的故事,也许少部分人真的会如七里香一般,在年少时的夏天拥有过一次日后但凡想到嘴角都能微微上扬的爱情。不过青花瓷和菊花台,就真的是方文山独自铺了一处舞台,请各位来欣赏一番好戏了。
方文山的词,选题其实比许嵩要独特的多。许嵩倾向于从普通人的共同经历选题,加入他自己的阐述进行演绎,而方文山,更喜欢拿捏一些离平常人生活较远的题材,或者说文学性更强的题材。
再说说写词的技法。
许嵩的中国风,尤其是早期中国风,比较喜欢化用各类文学素材和文学现象。比如“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化用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比如“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就是用了徽派的客厅“东瓶西镜”“东平西静”的布置习俗。而相较之下,方文山并没有这个偏好。
许嵩描景,其实还是走的比较传统的白描加上动词描绘的路线,比如“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颇有几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精妙。许嵩本身具有相当可观的文学功底,因此填出的词,读起来甚至有读滕王阁序那种脍炙人口的感觉。
而方文山在这方面又是另辟蹊径。方文山善于打破中文词汇的标准用法和词语、语法的运用及衔接,达到人和景互相融合交错的效果。“窗外的麻雀 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 很有夏天的感觉”,首句绝对是妙不可言,然后立即由“多嘴”接到“你说”,这样平铺开来的“夏天的感觉”就显得十分有味道。
包括下面的“秋刀鱼 的滋味 猫跟你都想了解 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一只秋刀鱼,具体形象给了夏天的感觉一个实物的寄托(我还特地为此去尝了夏天的秋刀鱼)。“猫跟你都想了解”又和之前的“多嘴”“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了。高赞答案的“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也是典型的景和人相结合的写词技巧。
总而言之,许嵩的词,人在景前,铺陈良景后赏佳人,就如深夜饮酒小酌,想起一段又一段或美好或失意的经历。而方文山的词,情景交融,就如蒙蒙小雨,乘一叶扁舟在江上漂泊,雾气朦胧,透过青烟,油纸伞下的一对青葱的面庞若隐若现。
欢迎关注我。
喜欢我的文字的话欢迎来公号
西风煮酒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