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虹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留守学子的寒假“微进步”
中新网天津2月10日电 (杨一丹 魏巍)2014年迎来了甲午马年,一时间,“马上有福”、“马上有对象”、“马上有一切”的“马上体”走红网络,而“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也成了对研究生的学业、生活、工作最“切题”的祝福。但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寒假里,南开大学很多留守学生依然向自己梦想的方向坚持着,奋斗着,因而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微”进步。
坚持科研:释放青春活力
吴虹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她的研究课题是应对现阶段灰霾天气的污染形势,监测与防控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她所在的课题组成员每天都要到指定地点采集数据。
“春节期间,因为天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原因,空气中PM2.5的浓度会发生实时的急剧变化,是我们监测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典型样本。因此,寒假中正是我们监测任务最繁重的时刻,一刻都不容松懈。”令吴虹欣慰的是,除夕的夜晚,课题组成员所监测的空气中PM2.
5的浓度并未如她所预期那样发生“爆表”的状况,“这说明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明显少了,民众的环保意识有了切实的提高。改善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健康呼吸,就是我在新的一年中的‘中国梦’!”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高韶勃现在已经是一位“准博士”,他说自己虽然已经保送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我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前沿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为今后的实验铺平道路。寒假正好是一个可以为自己加码充电的好机会。”
和理工科的学生不同,文科生寒假里虽然没有繁重的实验任务,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姜忆楠却没有给自己寒假里放松的机会,家住蓟县的他放假后并没有马上回家,仍在学校中保持着朝八晚六的正常作息,看书、查文献、写文章……他说,作为一名研究生,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充实而快乐。
融入社会:积累点滴体验
寒假里,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应邀走进天津市环湖医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3级博士生陈长风向环湖医院党支部讲授了中国共产党的“昨天·今天·明天”。和他一样,博士生讲师团的很多成员也都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深入城乡基层、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宣讲,“扬青春梦想,筑公能中国”,“把握每一次机会,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回馈社会”,讲师团的秘书长、哲学院博士生经理这样说。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生何全在这个寒假里真正体会了一把“上班族”的辛苦与挑战。正值研二的他虽然还没有直接面临就业的压力,但他说:“我希望通过实习尽早地让自己掌握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中加以锻炼和弥补。”
有“四大会计事务所”之称的普华永道是他此次实习的“目的地”,“虽然公司只与我签订了短短两周的实习期,目前我承担的也都是一些零碎的辅助性工作。但我会用心学习,积累这些点滴的经验,为迈出成功的一大步打下基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3级硕士生安梁今年的寒假在巴塞罗那度过。他说:“生平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度过春节,也算一种别样的经历。当地的近三万华人在大年初二这天举行了盛装游行,这为我们游学在西班牙的华人学子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的契机,很多当地朋友纷纷向我了解中国年的传统和习俗,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一句话,‘中国年,让世界相连’。”
感恩真情:凝聚深深感动
今年寒假,留守的博士生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每天不辞辛苦地爬15楼检查各宿舍的关门情况,提醒留守同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感动了整个南开园。他就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赵立强。他还把每天记录的“关门数据”整理成调查报告,“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儿,假期更不能忘记安全防范,”当谈到是什么力量鼓励他义务为同学的安全保驾护航时,他说:“我们所有寒假不能回家的同学们都应该成为守望相助的亲人,关心自己的‘亲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啦!
”
在学校留守的研究生在这样微小的关怀中体会到了浓浓真情,那些回到家中过年的学子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亲情的围绕之中。每逢寒假,看到远游求学的孩子回到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父母。而为父母奉上一顿自己亲手做的饭菜,是很多研究生表达对父母感恩之心的方式。
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苏启琛说:“平时我们都忙于学业,几乎所有的家务都是父母代劳。这次回到家,我特意学习做了几道小菜,请父母品尝。虽然很简单,味道可能也不及妈妈做的好吃,但是他们吃到女儿的‘处女作’时,一直不住地夸奖,那个场面让我感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