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王觉仁 《王阳明心学》王觉仁著
中国历史圣贤两个半,粗读其他俩,乖乖拜读阳明先生大作。自己能力不足,无法体悟,遂先从白话文的解读读起,选王觉仁先生的这本解读作为启蒙。
书中的很多解释和典故,引发对自身现状的思考,颇有益处。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守仁”二字,取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11岁的小孩,写出来的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胸襟气魄远非常人所能及也。“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不动心,就是要求,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遇,都保持自己内心的淡定,永远做自己心灵和情绪的主宰。“你自以为执礼甚恭,可我看你终不忘官相。“口是而心非,反求是心,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察其言观其行,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的笑面虎更让人心惊胆战。
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都大量抄袭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方法,但是相比佛教和道教更为严苛的修行方式,更加具备普世价值。”圣人必可学而至“,娄一斋告诉王守仁,不要迷信圣人,学不到的那不是圣人,是god。“六经注我”,让阅读者用经书里的思想智慧,诠释自己的生命,禀天地之中,为我所用,任尔驱使,这样的气魄不可谓不大。
流放龙场之前,王守仁留诗一首: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有信仰,必须是我在经过思考、判断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倘若你信仰的东西未经检验、比较和考察,只有一套狭隘的观念,那我只能告诉你,你没有在精神上真正成人。社会的进步就在于给你独立思考的自由,以及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权利。“伫看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做自己的主宰,有担当。“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追求事情本身的价值,感悟过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更加有利于身心愉悦。
“岩中花树”的案例,曾经被龙应台的《目送》引用过,重新读来,心外之物,不能证明其存在,那么同归于寂也是合情合理。
文中提到“未发之中”,这句话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发动之时,内心保持一种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状态,叫做中,情感表现出来时,都能够把握适当的度,符合自然常理,社会规范和伦理,叫做和。这里颇有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能够在吃饭的时候只想吃饭,困倦的时候不想麻烦,只是睡觉,相比吃饭玩手机,睡觉听音乐的我们,确实不知道高哪里去了。修行之人要从去除内心的障蔽,而非在待人接物上用功。
心学中的理,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事物的条理、规则、准则;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天地万物宇宙整体。
在第三章,生活中的心学,觉仁先生提到了“打造自己的心灵密室”,随时随地修行。
(1)陆澄问: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示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如何?”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释义:
当我们回想过去事的时候,那过去的事,却不是过去的事,而是我们心中正在发生的事。譬如,我们回想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它便在我们心中呈现出来。在我们心中呈现出来的事,其实,它并不是昨天的事,而是我们心中正在发生的事。
当我们设想未来事的时候,这未来的事,却不是未来的事,而是我们心中正在发生的事。譬如,我们安排明天的工作,它便在我们心中呈现出来。在我们的心中呈现出来的事,其实,它并不是未来的事,而是在我们心中正在发生的事。
过去的事,在我们心中。未来的事,在我们心中。现在的事,也在我们心中。我们的这个心,应缘现相,不留朕迹,佛家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阳明先生所谓“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我们的良知心体,本来就是这样“应无所住”的,而不是强行它这个样子的。凡夫被幻相所惑,不识这个良知心体,便随着生住异灭的幻事而欣厌取舍故而清平世界而成烦恼世界。因此之故,儒家只是要人克己复礼(理),道家只是要人返璞归真,佛家只是要人明心见性。若是完全彻底地复了那个理,完全彻底地归了那个真,完全彻底地见了那个性,便是儒家说的平天下,也是佛家说的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或曰平天下,或曰天下平,这是一个究竟解脱的境界,这一个从心所欲的境界,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现象。
圣人之行,事来则应,当机而显,所谓随缘说法,所谓因材施教。事有不同,教则有异,然而,殊异的教导,宗旨只是一个,那就是致良知。尧舜应缘而作,周公应缘而作,孔子应缘而作,也只是心体良知的应缘而作。良知心体,人人皆同,所以说,从良知心体上来说,尧舜即是周公,周公即是孔子,乃至可以说,孔子就是东方的佛,释迦就是西方的圣人。佛与圣人,名异实同。所以古德说,西方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乃至后世有百千圣人出,此心此理,也只是这个古今不异、自他不二的良知心体。若欲见圣人的真相,当见自己的良知心体。若欲见诸佛的真相,当见自己的良知心体。若不见自己的良知心体而见圣见佛者,尽是造影捏怪,徒自诳惑。
世俗的事情过多,必须要有一个世界中的世界,来调养自己的精神,否则必被常人所染,而渐与之同化。如果内心是一片净土,不怕世俗藏污纳垢。
在马光远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我也读到了近哲的话,抄录如下:
最近我在研读美国供给学派的领军人物乔治·吉尔德的《重获企业家精神》。在这本书里,吉尔德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其实很简单:有创造力的人拥有了资金。经济停滞的原因也一样简单:富有创造力的人的资金被剥夺了。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个人财富,而不是集体或者国家的财富。他同时认为,经济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是大大高估了物质资本形成的和其他经济量化指标的重要性,严重低估了开创性创造所具有的决定性、根本性作用。在他看来,“财富不是一堆商品,而是一种观念流。”财富是一种观念流,这也许是美国供给学派最重要的学术贡献。金融危机八年以来,全球走不出危机的关键,就是思想的停滞和匮乏。
文中对立志的描述如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一个人表现出人们喜欢的品质,就叫做善,他确实具有这些品质,就叫做信,这些优秀的品质能够充盈就叫做美。
“凡人无志愿者,则其生活虚浮无力,日常念虑云为,无往不是苟且,无往不是偷惰,无往不是散漫,如是而欲其读书能有所引发以深造自得,此必不可能之事也…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反观之,自己未发觉真实的志愿,就容易出现虚浮、偷惰、散漫,未提纲挈领,如何醍醐灌顶。
如何在面对大量繁琐的事情时,做到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呢?王觉仁先生给出了解释:只动脑,不动心。绝大多数人做事情,往往是脑子不动,心先动,被自己的情感、情绪好恶、欲望控制,只有极少数修行、定力深厚的人,才能用脑子去对待和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