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评价 关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那些趣事
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这一时期多战乱,国土长期分裂,朝代频繁变更,士族地主的统治极端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儒家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外来的佛教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和狂热信仰。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由于普遍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他们寻求各种精神寄托,还有一部分人则喜欢沉湎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
西擅桥出土的砖画在所有这些砖画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创作时间是南朝,材料为模印砖画,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馆。
魏晋以来,魏晋风骨便成为文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话题,竹林七贤更是文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形象。此图表现当时文人雅集的情形,嵇康在岩上题诗,阮籍,阮咸在溪水旁侃谈,向秀和山涛对弈,王戎观棋,刘伶烂醉如泥。
阮籍是七贤之一,他留下很多故事,这正是他有趣的地方。阮籍喜欢长啸,就是大叫。他没事或郁闷时就跑到山里长啸。那声音连绵不断,山鸣谷应。阮籍有时候独自驾车出走,不选择路径,直到没路可走了,他就坐下来大哭。这就是"穷途之哭"的典故。还有一些留在他传记里的故事。阮籍的母亲去世了,所有的人都来看,可是阮籍一滴眼泪都不流。丧事办完,宾客退尽,一个好朋友在旁边看到,阮籍吐血数升。
那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阮籍当然不管这种事。隔壁有一少妇长得漂亮,他就经常跑过去跟人家聊天,有一天聊得开心,他聊着聊着就趴在茶几上睡着了。
嵇康与阮籍是同一时代,夏天热得不得了,他穿一件很厚的棉衣,在柳树下摆一个火炉打铁。钟会非常想做官,于是作了一篇文章,希望嵇康看看。他找嵇康时,嵇康正穿着棉衣在村头打铁,满身是汗,对钟会的造访不加理睬。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知道这是一个小人,是有目的而来的,要利用自己,所以他就做出不近人情的样子。钟会对比记恨在心,后来借机搜集罪名给嵇康,置嵇康于死地。
嵇康有一个朋友,就是竹林七贤里的向秀,在晚年时写了一篇《思旧赋》,最美的一段是讲嵇康赴刑场。黄昏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嵇康走出来。嵇康是中国最有名的音乐家,善弹《广陵散》,当时有三千太学生赶到刑场,求他传《广陵散》。嵇康看了后就哈哈大笑,说:"《广陵散》从此绝矣!"然后就被砍头了。
竹林七贤第三个出场的人物是刘伶。他是一个酒徒,还写了一篇很有名的《酒德颂》。他很重要的一个故事是关于裸体。朋友们到他家里,看他赤身裸体很生气,骂他没有礼貌。他哈哈大笑说,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内裤,你怎么跑到我的内裤里来了。
竹林七贤都是隐逸高士吗?也不尽然。有一个去做官的,叫作山涛,号巨源。嵇康给他写了一封信,就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说到当年与山涛一起在太学里读书,曾共同标榜清高,表示不要去搅政治这摊肮脏之水。山涛后来却去做官了,所以他要跟他断交。可是山涛官做得很好。嵇康后来上刑场的时候,一对儿女抱着他的腿哭,他当时讲了一句话,说山涛会把你们养大,不要怕。后来山涛真的把他的一双儿女带大了。
阮咸通音律,善弹琵琶,当然,这里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种被称为"阮"的弹拨乐器,相传这种乐器就是由阮咸发明的,也有人把这种乐器叫作月琴。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松槐,垂柳相隔。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至于为何把荣启期和竹林七贤放在一起,可能有因为其思想与"竹林七贤"有相通之处吧!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更有以荣启期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这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原稿有可能出自顾恺之之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陆探微所为。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原作者不论是顾恺之还是陆探微,都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资料,因此备受美术史界的高度重视。竹林七贤里每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我,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人性空间。
通过阅读美术史,我可以看到竹林七贤人格上的美学,他们用个人悲剧式的生命,对抗巨大的时代压力。而他们身上一个又一个的趣事,也让我们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