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党魁 纳粹党的源头:创始人并非希特勒
【作者的日常寒暄】——读者盆友们大家壕!今天这篇文章我是用帕金森一般颤抖的手指打完的。筠蛋在入冬成功的武汉,已经冷得要活不下去了。现在的状态,寒暄“多穿衣服别感冒”早过时了,唯独一句“走,带你吃火锅”才是最真诚的问候。
筠蛋在这里遥祝各位读者盆友都有人陪你吃火锅!如果实在身边缺个伴,那就带着筠蛋(的声音)一起去吃啊哈哈哈哈哈哈我才不会告诉你我已经六个月没有吃火锅了。顿时心里更冷了……不说了,走,我带你去看纳粹党的源头!
正文
提起战争,绝大多数人会觉得恐怖抗拒,个别会感到兴奋喜悦、喊着打啊打的也基本上是连街头纠纷都没经历过的脑洞家,要真正经历过战争一定会从骨头缝里盼望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得来就行的和平。但是,什么都有例外。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对于当时几乎所有的欧洲人来说都是可怕梦魇的战争,却被一个奥地利来的小伙儿大加赞赏,这个小伙子在战争中表现相当勇猛,据传曾凭借一人之力俘虏了十几名敌人而获得了普通士兵中间罕见的一级铁十字奖章,当然具体因为怎样的战绩说法不一,但是他作为下士获得铁十字奖章确实是真的,这枚奖章在他的衣领上一直戴到他临死前。
这个奥地利小伙就是希特勒,他对于战争的狂热让周围的战友非常不解,更不解的是他连战斗和立功都没有任何私人原因,因为他好像没有在后方牵挂他的家人,就算有也从来没人给他写信寄东西,他不反感战场上恶劣的生活条件,不抱怨这一场随时会让人丧命的战争,甚至都不像个正常的年轻男子一样对女人(抑或是男人)感兴趣,他像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样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激动地自言自语,当别人在诅咒战争的时候,他就会狠狠地反驳,告诉大家德国之所以陷入到长期战争的泥淖最大的敌人不是英法,而是国内的犹太人,他们才是万恶之源。
希特勒的反犹情绪早在维也纳流浪的时候就开始了,不过这当然不是希特勒一人首创,对于犹太人的反感欧洲一直以来都普遍存在,(参考文章:总是被驱逐的犹太人......)只是像希特勒折腾起如此大规模惨绝人寰的屠杀是空前的。
所以德国二战期间反犹浪潮绝不仅仅是希特勒的个人好恶恩怨,是长久广泛影响的集中爆发。那么希特勒他为什么这么恨犹太人呢?据他自己说,在战争期间他曾因受伤离开前线一段时间,但是回到德国他却看到“怠工的工人遍地皆是,不是犹太人还能是谁?办公室里犹太人充斥,几乎每一个办事员都是犹太人……几乎全部生产工作都是在犹太人的财政控制之下。
”看见他无上荣光的日耳曼民族国家被一个“劣等异族”所盘踞,希特勒感觉这特么就是亡族灭种之痛啊!战场上胜利又有什么用呢?背后的国家充斥着这么多犹太人简直是灾难。
痛心疾首的希特勒伤病痊愈之后,又迫不及待回到前线战场上,他很高兴可以继续为他的大德意志效力。可是这次时间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慎中了英国的毒气弹暂时双目失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心爱的德意志在一战中战败了。
眼睛严重受伤的希特勒是在柏林东北一个小军事医院听到这个噩耗的,来了一个垂头丧气的牧师,告诉他们皇帝威廉二世已经退位,逃跑去了荷兰,柏林宣布成立共和国,战争结束了。德国现在是协约国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
牧师说着说着就开始哽咽,而听到这个消息的希特勒可不仅仅是哽咽了,他跌跌撞撞跑回床上,像一个失去灵魂的丧尸,眼泪从他失明的眼睛中溢出来,自从他母亲过世后,他还从来没有这么悲伤过。德国战败的事实像铁一般真实和无情,但却像梦魇一样让希特勒无法接受,他不相信德国会在战场上战败,唯一的可能就是“遭到了暗算”。
所以,万念俱灰的希特勒认为他挚爱的国家不能就这么被毁了,就在这一天——你还记得吗,我们之前讲过——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投身政治。
这个盲目而远大的目标实现起来明显非常困难。希特勒在11月底回到慕尼黑,一边思考他如何在政治领域大显身手,一边在情况混乱的巴伐利亚谋生。他做的让自己认为有政治性质、也是他命运转折的事情,便是为德国陆军在当地的政治部新闻局工作。
军队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给士兵们开设了训练班,在这个训练班里,希特勒因为散播他的反犹宣言而得到军官的赏识,去另一个团里做起了教官的职务,并且让他发觉了自己在演讲方面的天赋,这一个发现将在他之后的政治生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1919年,希特勒被派去监视调查一个叫“德国工人党”的团体,他抱着例行公事的心情去参加了他们规模非常微小的集会,但是在这场集会上一位学者(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学者)提出了将巴伐利亚分裂出德国,与奥地利组成一个新国家的观点。
这种观点并不罕见,因为巴伐利亚的特殊性,本来就是德国境内分离主义最强的一块地方,位于南德的它更偏向于维也纳而不是柏林。但是对于大德意志统一的支持者希特勒来说,这种想法简直太可恶了,所以本来不是主角的希特勒对这位先生的发言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批驳,配上日后元首大人的气势……效果非比寻常,这吸引了一个叫安东 德莱克斯勒的人注意,这个人递给希特勒一个小册子,名字叫《我的政治觉悟》。
等希特勒在第二天清晨想起来翻看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时,才发现德莱克斯勒的政治觉悟和他是那么默契,他们都希望建立一个打动工人阶级、而且保持高度强烈民族主义的政党。然而事实并不像故事中经常发生的那样,两个人相见恨晚共同统一信仰。
希特勒仅仅是发生了一点兴趣而已,没想到隔日就收到了一张通知的明信片,告诉他,他正式被接受成为一名合格的德国工人党党员,这个语气让希特勒非常反感,他认为天才如他,就算要有政治派别肯定是要自己组织的,而不是加入一个现成的还是这样寒酸的小团体,这种自以为是的接纳未免太荒唐了。
那是一个怎样的小团体呢?他们的集会开设在灯光昏暗的低层次酒馆里,党员数量两只手就能数过来,经费还不到10马克,我想这样的社团就算在今天一个小学院里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吧。希特勒非常嫌弃这个团体,他决定拒绝这个党派对他的吸纳。
然而这毕竟是第一个将希特勒卷进一个多数人活动的机会,希特勒感到好奇又有些不舍,这种微小但是热情的力量吸引着他,他又觉得这可能将是他大展宏图的第一个小踏板。就在一晚上纠结之后,希特勒终于说服了那个骄傲的自己,屈尊答应了进入这个微不足道的小破团体。后来的他才知道,这一步,将是咫尺天涯,一步之遥,他就再无退路。
阿道夫 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委会第7名委员。一个微小到尴尬的数字啊!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奇妙,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它将膨胀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兴风作浪的纳粹党。
欲知后事,咱们下个周四见!
上一期:德国的民族主义,为什么像个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