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的有名的景点,很多游客都慕名来参观,作为一名导游,要做好景点的解说词,详细介绍景点的特色给游客了解。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那么,按照行程,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其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早已为海内外所共识。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大家看,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于是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
湖北咨议局于1908年筹建,1910年建成。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有宋庆龄所题写的。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19世纪,是世界近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西方列强用炮弹和鸦片打破了清朝政府的大门,中国由一个统一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一批批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的努力着,整个神州大地即将迎来一场革命的暴风骤雨。
那么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在武汉打响第一枪的呢?关于这一点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武汉的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武汉在当时是最繁荣、最具新思想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从政治角度看,当时湖北的革命分子当中大部分很早就参加了各种革命团体,接触革命思想,并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和意志。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展厅中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展览",让我们一起翻阅历史的长卷,去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段历史吧。
整个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借实行铁路国有为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以路权为抵押,卖给英、法、德、美四国,激起了川、鄂、粤、湘四省民众的反对。6月17日,革命党人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联名请愿却遭到镇压。
9月2日,清政府急调督办川粤汉铁路的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的一部分入川镇压,使清军力量西移,造成湖北统治力量的空虚,在同盟会的影响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联合发动武装起义。
原定时间是10月6日发动,后因南湖炮队事件,清军加强了戒备,加之计划尚未完妥,于是决定延期发动起义。10月9日下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试制炸弹,不慎引起爆炸,孙武负伤,汉口总机关被暴露。军警随之在汉口三镇进行大搜查,晚上1:00,清军得到密报,立即派兵将机关重重包围,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三十余人相继被捕。
10月10日凌晨,彭、刘、杨三人被杀,武昌城门紧闭,清军继续进行全城搜捕,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决定破釜沉舟,于当夜发动起义。
晚上八时许,革命党人熊秉坤开枪打死一名巡哨排长,城内各营听见枪声纷纷响应,迅速占领蛇山等制高点,兵分三路进攻湖广总督府和第八镇司令部。战斗打得很艰苦,直到11日凌晨,革命军才占领武昌全城,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鲜血的九角十八星旗终于在黄鹤楼上迎风飘扬。
当晚,汉阳、汉口相继被革命党人占领,至此整个武汉市都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1911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聚集于咨议局大楼,革命党人认为,只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他们希望有一位名望更大的人能代表他们通电全国,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更大,于是,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推为鄂军都督,并组成湖北军政府。这里便是当时的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辛亥革命文物,我身边的这个便是十八星旗,是1911年武昌起义时革命军的军旗。全称铁血十八星旗(也称九星旗)。图案寓意着铁血精神,表示九州大地民众觉醒,联合关内18个行省的炎黄子孙,坚决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十八星旗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一伟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战斗旗帜。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 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大楼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红色楼房。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辟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红楼位于武昌阅马场北部,占地28亩,房屋11栋,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高二层,面阔73米,进深42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上层顶端正中有教堂式望楼,呈西欧古典建筑风格,气派非凡。
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院门外正前方有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这里原为清湖北省咨议局大楼,起义军占领武昌后,1911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聚集这里,在当时原定军政府主要领导人刘公、蒋翊武、孙武、刘复基等或受伤、或牺牲、或逃亡的情形下,商议如何建立革命政权。
经过议决,强使原清府新军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鄂军都督。并宣布废除大清国号和年号,改称中国为中华民国,采用黄帝纪元,发布了《宣布满清罪状檄》、《致满清政府电》、《布告海内人士电》等文件,并通电全国响应。
同时,电邀黄兴、宋教仁等来鄂,并请转电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之后又发布了第一部具有共和宪法的雏形——《鄂州约法》,召开了第一个具有民主性质的临时议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后改为鄂军都督府。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近三个月内,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革命党人在此组织和领导了抵御满清政府武装反扑的阳夏之战。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鄂州约法》,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促成了最终推翻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