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概括贞观之治的思想

2018-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概括贞观之治的思想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 展开 作业帮用户 2017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概括贞观之治的思想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 展开 作业帮用户 2017-06-23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概括贞观之治的思想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治国思想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概括贞观之治的思想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官的素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傜薄赋。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收起 作业帮用户 2017-06-23

不想概括 作业帮用户 2017-06-23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 展开 作业帮用户 2017-06-23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收起 作业帮用户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