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威瑟和嘴炮的比赛 梅威瑟大战“嘴炮哥”的跨界赛其实就是场秀?
场比赛的关注度非常高,无论是获胜的梅威瑟还是落败麦戈雷格,包括推广组织、转播机构都获利了,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却又是乏善可陈。
上周末,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职业体育赛事大概就要属梅威瑟和麦戈雷格的“跨界大战”了。已经退役两年时间的梅威瑟复出对阵UFC综合格斗高手麦戈雷格。这场比赛的关注度非常高,无论是获胜的梅威瑟还是落败麦戈雷格,包括推广组织、转播机构都获利了,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却又是乏善可陈。
梅威瑟庆祝胜利
这是“拳王”梅威瑟退役两年之后复出参加的一场比赛,不用说自然是有很高的关注度。在对阵麦戈雷格之前,梅威瑟整个职业生涯拿了5个级别的金腰带,打了49场比赛,保持全胜,26次KO对手。虽然不少人对他后期靠着利用规则来击败对手的“消极打法”很不屑,但不可否认,梅威瑟的确是拳击史上出类拔萃的伟大选手,也是现在日渐低迷的职业拳击当中最有吸引力的拳手了。
其次,他之前登上拳台已经是两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是40岁的“高龄”了。还能不能打?而且,他这次复出是为了超越前人马西亚诺49-0的战绩,成为拳击史上第一个50-0的拳手。他能不能做到?这些悬念都让这场比赛备受瞩目。但有意思的是,梅威瑟没有找一个正儿八经的拳手来薪火相传,而是选择了一个打综合格斗的康纳·麦戈雷格。好像是在说:“老子在拳击界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我们换个其他界别的对手。”
麦戈雷格赛前很是“嚣张”
当然,这位麦戈雷格也不是普通人,UFC轻量级冠军,之前战绩21胜3负。在UFC194上他仅用13秒便KO了十年不败的前冠军何塞·阿尔多,成为UFCA最受瞩目的选手。而且除了实力出众,麦戈雷格的营销能力也在UFC首屈一指,“嘴炮”功力也不是浪得虚名。在知道要对阵梅威瑟之后,麦戈雷格各种场合当中大放狠话。在两人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麦戈雷格上场就开启“嘲讽模式”,针对梅威瑟的父亲:
“告诉你儿子,如果他在发布会对我不敬,决斗时我会用肘击把他的眼眶打开花。”
他接下来将矛头对准了梅威瑟:
“比赛那天,这个家伙将会被揍得不省人事,他太小太脆弱了,四个回合他就会完蛋了。”
比赛开始之前,他还信誓旦旦说:
“我要在梅威瑟身上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虽然,麦戈雷格“嘴炮”打得震天响,但其实比赛没开打之前,外界就觉得他几乎没有胜算。原因很简单。
相比梅威瑟,麦戈雷格在拳击方面就是个初学者
第一点,虽然号称“跨界大战”,但比赛采用的是拳击规则。除了拳套从10磅改为8磅之外,其他规则都一样。说白了,麦戈雷格虽然是UFC里面的世界冠军,但是相比梅威瑟,那还是小字辈。想要挑战梅威瑟就得接受规则上的限制。你又想用肘,还想用腿的,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麦戈雷格虽然接受过一些拳击方面的练习,但充其量在拳击领域也就是一个二流拳手。所谓“隔行如隔山”,你再擅长肘击、踢腿,我用规则给你一限制,你是有力也使不上。所谓“上兵伐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赛中,麦戈雷格很难威胁到梅威瑟
而比赛的过程也没有出乎太多人的意料。第一回合的时候,双方有过几次试探。梅威瑟被对手击中过一次下巴,结果没什么大的反应。我估计,他就已经知道对手拳头上的功夫是比较有限。之后的比赛,梅威瑟更多地开始进攻对手,而不是像两年以前对阵其他拳击手采用的那种环绕绳圈外围四处游走的打法。换个角度想,这说明麦戈雷格在拳击层面的确很难给梅威瑟带来压力。
比赛进入到第三回合之后,麦戈雷格的体能就出现问题了。观众都可以看到他的牙托了,其实就是开始大喘气了。每一个回合里面,他就只有大概1分钟左右的体能。拳击比赛一回合3分钟,麦戈雷格第一分钟里面还能给梅威瑟一点压力,后面两分钟就只能由着对手对自己展开打击。
而且就算是向梅威瑟施压,麦戈雷格也更多地采用前手拳这样的方式,没法有效地杀伤。大概打到第五第六回合的时候,康纳在近距离的搂抱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劈拳、打后脑等各种犯规和不规范的出拳。所以,麦戈雷格终究还是一个打UFC的拳手,这是他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又或者说他被“打急了”。
这还是拳击吗?
打到第10回合的时候,麦戈雷格已经没体力了,梅威瑟都是在逗着玩了。裁判一看,行了,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估计要出问题了。从整场比赛来看,麦戈雷格有一定的职业拳击技术,战术上凭借身高臂展来和梅威瑟周旋,前手直拳也打得很不错,但是毕竟是个打UFC的拳手,习惯了很多拳击上不让采用的技术动作,也不会左右移动以步伐配合进攻。从技术角度来说,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乏善可陈。
虽然是一场挺“失败”的拳赛,但是这场比赛的营销又是如此成功。梅威瑟“圆满之战”的噱头、麦戈雷格“嚣张”的嘴炮让这场比赛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极大关注。最后的结果,梅威瑟有望收获2.5亿美元,麦戈雷格也有望得到1亿美元,UFC得到了宣传,主办方、转播方都赚了钱,一个多赢的结果。从这点来说,这样的营销手法还是很值得职业化初期的中国体育好好琢磨一番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