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克力是什么民族 上海“暖男”百克力
百克力是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新疆小伙,十二年前撒贝宁是他的偶像,如今百克力可以跟偶像同台主持节目。
从十八岁懵懂独闯上海滩的新疆男孩成长为现在上海观众口中的贴心“暖男”,百克力用自己的“百”式热情在荧屏上书写着自己的别样人生。
梦想开始于外滩
9月18日,百克力忙完手头工作,上海已经华灯初上,开车经过外滩,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车速,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霓虹闪烁的街道,勾起了百克力的回忆。“每次经过外滩我都有别样的感觉,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百克力出生在乌鲁木齐市二道桥一个家属院,家里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父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爷爷的朋友有很多是当年来新疆的上海知青,在老人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在祖国的东方有一座叫上海的城市。”
宽松的家庭环境,百克力的童年生活自由而快乐,形成了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同龄人都爱找他玩。“我在我们那片特别红,我小名叫大海,有人要找我父母,从来不提我爸妈的名字,都是问大海的家在哪里。”百克力说。
高一那年,百克力的姐姐考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编导专业,对于自小喜欢文艺的百克力来说,姐姐为他开启了人生另外一种可能。
“姐姐经常跟我讲她在戏剧学院的生活。”当时百克力只是感觉搞文艺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2004年,正当自己的同学在为高考争分夺秒复习的时候,百克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参加艺考。
“我身边的同学都在劝我,眼看就要高考了,花费十多天的时间到北京、上海参加艺考是否值得。”百克力当时心里只是想试试。
百克力最难忘的是自己与母亲乘坐54个小时的火车前往北京,这对于在这之前最远只去过克拉玛依的百克力来说是一段难忘的旅行。参加完面试,母亲决定到上海去看看在那上学的姐姐。在上海外滩,百克力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当时就想我要在这学习、生活,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百克力凭借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稳定发挥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当时我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三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百克力高兴地说。上海戏剧学院成为百克力的不二之选。
脚踏实地坚守梦想
2004年9月,百克力踏入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门,成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一名新生。宽松的学术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百克力的专业学习有了长足进步。大四那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五届CCTV主持人大赛。
“参赛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百克力见到了当评委的撒贝宁。“当时太激动了,他可是我的偶像。”那时百克力就梦想着要是能跟偶像同台主持那该多好。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比拼,百克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二名的佳绩。
“那次比赛改变了我的一生,在比赛前,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因为这行竞争实在太激烈了。”百克力说。比赛后,百克力收到了许多工作邀约,面对众多选择,百克力听从了内心的召唤,留在了上海,加入了东方卫视,其实,这也是他多年前就做出的决定。
早晨五点起床赶到台里,开策划会,报选题,跟摄像出现场,回到台里采集画面,编辑,下午五点交稿,一直忙到夜里一两点,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成为百克力作为电视人最初四年的常规状态。“那时不知道疲倦,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每天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从中受益匪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台里策划了一档以主持人为第一视角,寻找老上海记忆和故事的电视节目《边走边拍》,从策划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每期节目都由百克力主导完成。“那四年的历练,让我熟悉了电视媒体的每个流程,对我的主持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很亲民,我很喜欢。”、“非常幽默风趣。”、“就像邻家的大男孩,让人暖暖的。”打开百克力的微博,一条条评论跃入眼帘。
随着主持风格的成熟,在《影视大辞典》、《吉尼斯中国之夜》、《爱情传送带》等栏目中观众都能看到百克力幽默风趣的身影,百克力热情洋溢的综艺主持人身份,日渐深入人心。
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十大新锐话语风采主持人……上海的繁华在18岁的少年心中留下了震动,年轻人的不安分和期待为百克力在异乡的奋斗埋下了种子,如今这种悸动早已化为一分热爱和脚踏实地,不懈地努力和付出为他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鼓励和肯定。
充当新疆的“信使”
每到周五,百克力最喜欢带着妻子、儿子到上海常德路和澳门路走走。“每个周五这里都会成为一个新疆的巴扎。”百克力介绍说,当他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没想到上海原来还有这样的地方。“我以为回到了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呢,路边卖东西的全部是新疆的老乡。”
这里是百克力在深入上海街头巷尾,寻访拍摄上海老故事的过程中发现的,通过走访百克力渐渐爱上了这座现代又古朴的城市,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他对这片热土爱的记录。
百克力自从到上海上学开始就遇到同一个问题——你们上学是骑马吗?对这样的问题百克力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我发现很多人对新疆了解的太少了,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新疆。”
在上海有很多新疆美食,还有一些融入了西方元素的改良新疆菜馆,这些地方都留下百克力的影子。“我去品尝美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还为这些小店充当‘军师’。”百克力说。
在一家店的墙面上,挂满了新疆记忆的照片,上面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百克力和老板回新疆拍摄的,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在这里品美食,说故事,成为了主题。“你看这张照片,就是乌鲁木齐的五一夜市。”照片中街道两旁摆满了售卖各种美食的小摊,路上人们摩肩接踵。
百克力不仅仅喜欢鉴赏美食,还是家乡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家乡元素融入到节目中,希望为大家介绍真实的新疆。
从2011年开始,百克力连续三年带领自己的团队回新疆录制节目《中国年味》,喀什的上海知青、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和田的烤鸽子……都成为百克力向观众宣传新疆的元素。“作为在外漂泊的新疆人,我要利用所有的媒体手段去介绍新疆,去宣传新疆。”宣传介绍新疆成为百克力当了主持人以后最大心愿。
“这里的人们勤劳又善良,这里的人们心里最渴望,渴望你见到戈壁太阳……只要你站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就会扯着嗓子大声对你讲。你难道不知道吗?这里是新疆,是我们出生的地方。”这首《这里是新疆》是百克力最喜欢的歌曲。“2015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打算将自己最喜欢的歌曲重新演绎,用歌声为新疆点赞。”
无论是海派文化还是新疆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百克力都用心去学习,去传播,从男孩到男人,对新疆的爱,对上海的爱,深深地交融在百克力的成长之路上。一路走来,促使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来自他深爱的故土——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