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朱德 卫立煌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

2018-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卫立煌听闻泪如雨下,悲痛不已.1926年北伐战争,隶属于东路军的卫立煌部在和孙传芳的大战中大放异彩,被国民政府授予"党国干城"锦旗.凭借着北伐战争的表现,卫立煌成功融入到蒋介石的黄埔圈子,之后的内战当中,他趁安徽红军转移,夺取金山寨,蒋介石为了表示封赏,把金山寨改名"立煌县".卫立煌朱德 卫立煌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北上抗日,挥师滇缅七七事变以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进逼山西,卫立煌请命北上抗日.据说他达到山西时,阎锡山大呼:救星来了.之后在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卫立煌听闻泪如雨下,悲痛不已。1926年北伐战争,隶属于东路军的卫立煌部在和孙传芳的大战中大放异彩,被国民政府授予“党国干城”锦旗。凭借着北伐战争的表现,卫立煌成功融入到蒋介石的黄埔圈子,之后的内战当中,他趁安徽红军转移,夺取金山寨,蒋介石为了表示封赏,把金山寨改名“立煌县”。

卫立煌朱德 卫立煌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

北上抗日,挥师滇缅

七七事变以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进逼山西,卫立煌请命北上抗日。据说他达到山西时,阎锡山大呼:救星来了。之后在第二战区担任副指挥的三年时间里,卫立煌指挥军队在南口、忻口和韩信岭多次阻击日军,一扫国军之前的颓势,日本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

卫立煌朱德 卫立煌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

不仅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卫立煌更是深明大义,多次对八路军在物资和军工设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期间还访问延安,和朱德、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任弼时曾对卫立煌说:“黄河保卫华北,将军保卫黄河。”

卫立煌朱德 卫立煌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

1941年,卫立煌指挥军队在河南击败冈村宁次,夺回了郑州。在返回洛阳时受到百姓夹道欢迎,却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心,他以卫立煌和共军关系密切为由,将其调离河南,无疑成为抗战的损失。

1944年,应美英的请求,蒋介石成立远征军入缅甸,重新启用卫立煌,卫立煌指挥军队强渡怒江。9月攻占日军指挥部所在的腾冲,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史迪威将军在回忆录称卫立煌为“中国最能干”的将军。二战结束后,卫立煌受到美军邀请访美,接待的美国军官以“元帅”称呼卫立煌。

东北疑云,名垂青史

1948年初,陈诚在东北指挥不利,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力图扭转战局。然而在林彪进攻锦州的时候,蒋介石责令卫立煌支援,卫立煌却始终按兵不动,这成为后来卫立煌是卧底的一个“证据”。实际上,卫立煌早就料到林彪会准备打援,所以把部队收缩在沈阳,但这却激发了蒋介石和他之间的矛盾。

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被蒋介石软禁在南京,之后毛主席把卫立煌故意列为“战犯”,李宗仁上台后就释放了卫立煌,之后他远走香港。

到底是不是中共卧底?

终其一生,卫立煌如同一道难解的谜,最大的疑问便是他是不是中共的卧底。而要解开这一谜团,须从卫立煌与共产党的历史渊源说起。

卫立煌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有过多次交往,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早在1938年4月,卫立煌去西安开会,中途访问了延安,并拜会了毛泽东主席。他是第一个到达延安访问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当时延安组织了相当长的队伍夹道欢迎,沿途还张贴着'欢迎卫总司令到延安'等标语。毛主席亲自接待,数次面谈。

而后来的辽沈战争中,其实东北局势当时实际上已经无可挽回,卫立煌指挥迟疑犹豫只是国民党军队相互掣肘、以邻为壑的必然结果。共产党在东北进行了土改赢得了人心,接收了部分日军装备,已非往日可比。国军只有几个大城市,动动脑子都知道长期困守必然失败。

间谍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所谓因间,就是利用敌国乡人为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国朝内官员做间谍;所谓反间,就是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之反过来为我效力;所谓死间,就是故意在外散布假情况,让我方间谍明白并有意识传给敌间;所谓生间,就是能亲自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

从地位上说,卫立煌可以算是内间。卫立煌一直公开地表示对我党的好感,实际上,很多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内部成员都是在我党正义的政治纲领和正义的行为所感化,成为同情我党的进步势力。

但必须承认的是,卫立煌不是共谍,可是他至少在心理上对共党的进步和伟大十分认可。卫立煌被中共定义为国民党中央军中的中间派,嫡系中的杂牌,被统战工作统战过来了。中共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所谓天下无人不通共,正是因为如此。这是思想和希望的胜利。

1955年3月,卫立煌拒绝了国民党让他去台湾的安排,从香港回到北京。他是从海外归来的官职最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56年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后来,卫立煌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卫立煌弃蒋倾共的真实内情,一直受到史学爱好者关注。其实真实原因在他写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中阐述得非常明了,原载于1955年3月17日的人民日报。其中写道:"我现举两项个人亲身经历之事,使各位更知蒋介石如何卑劣。

抗战时期,我负第一战区责任,在黄河北岸,背水奋战,拒敌五年。因为我主张国共共同抗敌,故凡八路军担任之任务和补给,都主张公平办理。乃竟招蒋介石疑忌,认为我偏袒八路军,破坏他攘外必先安内之阴谋,将我调离第一战区,并暗行监视。

东北之战,完全由蒋三到沈阳亲自主持策定,虽经各将领一致陈述意见,认为不可,但蒋一意孤行,终至全军覆没。事后因受立法院及国人指责,乃竟向部下诿卸责任,诬为系我失职,派宪兵特务将我监视于南京私邸,我同蒋介石共事30余年,他都肯做出这种丧心病狂、倒行逆施、背信弃义、陷害部属的事来,诸位还不及早警惕吗! "

1955年6月,卫立煌及夫人从北京饭店迁入东单麻线胡同新居。周恩来亲自到家中看望,关心他们的生活。当年国庆节,他还参加了国庆大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亲自接见了他。那一段日子,也是卫立煌心情和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期。"

1959年冬天,卫立煌旧病未除,又患了肺炎。就在去世前几天,他的老朋友朱德还一再去探望,坐在床边久久不忍离去。1960年1月17日凌晨,他溘然长逝,终年64岁,葬在八宝山公墓。作为为数不多在二战期间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军人,卫立煌的一生,堪称完人。拨开历史的疑云,“爱国将领”4个字,就是对卫立煌一生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