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灵雨许地山 一代大师许地山之漳州情缘
先生是个有趣的人,就如老舍所说:“当我初次看见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个朋友’,不必细问他什么;即使他原来是个强盗,我也只看他可爱。”
来自南方的原创视频
2015年5月,修文路、龙眼营
说修文路是漳州文脉所在,一点都不夸张。
由东桥亭走过北京路,修文路的东入口,就是建立于乾隆二年的丹霞书院所在。在书院的遗址上,成立了汀漳龙师范传习所及其简易科附属小学,民国初期,改为福建省第二师范学校及其附小,百年龙师,对漳州影响深远。
清末明信片上的丹霞书院与八卦楼 林南中/供图
1928年,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合影(左三许地山)
年轻的许地山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员兼任附小主事,也就是附小的校长。
许地山先生最为国人熟知的,当是《落花生》这篇散文。据漳州收藏家藏品显示,《落花生》1932年收入《初级中学第一学年二学期国文目录》,1939年收入《新编初中国文》,民国时期已为学校课本所收录。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收录了《落花生》一文,至今仍然是小学课本的必选文章,是不折不扣的“课本明星”。
先生一生多才多艺,在几个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称为大家并不为过,可惜其所处的时代兵荒马乱,他的文章又多空灵幽远,返璞归真之感。在那个群情激昂的年代,多少显得“不合时宜”,被边缘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先生的学问深不见底,他对道家及道教之研究,他对印度文学与东方学之研究,为季羡林先生所敬佩。可惜国内对许地山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系统和深入。先生像落花生一般被散落在了民国时期,生前辉煌不及,身后落寞有余,后人思之,不免平添几分感慨。
先生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民国四年(1915年)12月,先生随父“乙未内渡”,落籍福建龙溪(今芗城),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先生在漳州的日子不算长,却先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今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龙溪师范)任教员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落花生》一文,灵感便来源于在漳州的生活。
先生是个有趣的人,就如老舍所说:“当我初次看见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个朋友’,不必细问他什么;即使他原来是个强盗,我也只看他可爱。”
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
许地山先生的研究方向很多,兴趣广泛,先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学习或者任教,在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都有不俗的建树。他与茅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
先生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春桃》在上世纪80年代被改编成电影,由凌子风导演,刘晓庆、姜文、曹前明主演,颇受关注。
先生还精通音律,熟捻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翻译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里的十曲歌词。如此多才多艺的文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多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先生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1941年8月4日,因劳累过度病逝。
2015年5月,修文西路
随着时代变迁,修文路的一些原住民陆陆续续搬离了此地,去往这个城市更喧嚣的地方。原本在此地小本经营的商贩们,大抵过着简单的生活,在几十年的光阴中,把自己磨成了老行当,占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修文路之于漳州,弥漫着千年的柴米油盐世俗味道,飘散着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人间烟火。
那个叫做许地山的大师,他的文章,他的才学,他的精神,也成了修文路的灵魂,成了古城漳州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