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讲义 2011【张俊芳】考研政治讲义——马哲(超好推荐)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理论性质)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切哲学)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由于哲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 意识属性) (以上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注意马哲与非马哲的区别) 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 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 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这两种表述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相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恩格斯提出的) 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是真正彻底的可知论(实践) 5。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单选) (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2)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 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 的唯物主义。
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
6。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辩证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彻底的一元论 二元论不等于唯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