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书法真迹 王献之中秋帖是真迹吗

2019-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秋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纵为27厘米,横为11.9厘米,是中国古代享有盛名的书法作品,也可以说是王献之的最高杰作.这副字帖曾经被清高宗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中,这个"三希"的意思就是稀世珍宝,除了他的这副作品外,其他两副则是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另一位书法大家王珣的代表作<伯远帖>,可见秦乾隆皇帝对其的推崇.<中秋帖>一共现存三行,二十二个字,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王献之书法真迹 王献之中秋帖是

《中秋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纵为27厘米,横为11.9厘米,是中国古代享有盛名的书法作品,也可以说是王献之的最高杰作。这副字帖曾经被清高宗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中,这个“三希”的意思就是稀世珍宝,除了他的这副作品外,其他两副则是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另一位书法大家王珣的代表作《伯远帖》,可见秦乾隆皇帝对其的推崇。《中秋帖》一共现存三行,二十二个字,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书法真迹 王献之中秋帖是真迹吗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相传是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本应该是五行三十二个字,之后因为某种原因被割去了二行,保留代现在的就是三行二十二字。该帖在被收入《三希帖》之后,由清宫流入了香港,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的帮助和关怀下,被有关部门重金收回。此贴笔法好似火箸画灰,气势连绵不断,极具法度,被称为“一笔书”,是学习和了解王献之的重要资料。

王献之书法真迹 王献之中秋帖是真迹吗

关于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秋帖》是不是真品,一些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现存的《中秋帖》是用竹料纸书写的,但是这种纸在到北宋的时候才出现,在东晋时期是没有的。而且从行笔中可以知道,该帖所用的毛笔应该是柔软的无心笔,但是在晋朝大多使用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是写不出该帖这种丰润圆滑、线条连贯的字体的。因此他们推测这应该是宋代的临摹本,并非真迹。

王献之书法真迹 王献之中秋帖是真迹吗

不管这到底是不是真迹,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名字将永远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

王献之作品

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不仅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后世之人称为“二王”,而且和另外两个书画家张芝和钟繇四人一起被为“书中四贤”。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一个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其他字体上的功底也十分深厚。他的书法风格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秋帖》、《洛神赋十三行》等。

王献之书法作品

先来看《中秋帖》,这是王献之草书字体的代表作。曾经被清朝的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之中。这个“三希”的意思是稀世珍宝。除了王献之的《中秋帖》之外,另外两副作品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这三副作品被乾隆认可为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原本一个是五行三十二个字,但是保存到现在的则是三行二十二个字。该贴书法恣意豪放,一笔而成,气势雄浑,可谓是无上的珍品。目前该帖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然后是《洛神赋十三行》。该帖又被称为《洛神赋》或者《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字体的代表作。该帖的书写是在马笺上,内容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目前该帖的真迹已经失传,目前留存下来的都是拓本,主要分为”碧玉拓本“和“白玉拓本”两种。该帖用笔挺拔用力,风格俊美,笔力遒劲,但是又神采飞扬,韵味十足。

除了这两件代表作品之外,他还留有《廿九日帖》、《新妇地黄汤帖》、《鸭头丸帖》等作品。

王献之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草书方面的代表作品。此帖开篇的“十二月”三个字是用楷书书写的,但是从四个字便转为了草书。笔势连贯,一气呵成。第二行一共七个字,前六个字一笔贯通,优游疏爽。之后也是连多断少,形势飘逸。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真迹已经失传,而保存到现在的《十二月帖》是刻本,和真迹有一定的差别。而如果是是毫发毕见的秘籍本,那么草纵之致和宏逸之势应当更具神骏之气。

王献之《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真迹最著名的收藏者应该是宋代书法家米芾,而在宋代学者曹之格所刻的《宝晋斋书法帖》的第一卷中也曾经出现过。根据明代的书画家董其昌考证,依据《十二月帖》和《淳化阁法帖》中的“庆至法”一词可以判定这是同一帖,但是之后因为被割裂,导致文意不能相通。

而此帖除了第一行的三个字是楷书之外,其他都是用草书写成的。唐代的书法家张怀灌认为王献之能够做到“一笔书”,就是从第一个字道最后一个字之间全部一笔写成,没有断开。而此帖已经有这种倾向出现了,但是还不够明显,一直到唐朝时的张旭和怀素才真正出现了一笔书写的草书。

张怀灌同时还认为王献之创造出来一种全新的书法风格,这种风格改变了原先的古朴体貌,大胆创新,取得了和他的父亲一样的地位。关于这一点也是能从《十二月帖》中看出来的。

王献之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惊叹和崇敬的,他给后世留下的书法作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遗产。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跋王献之保母帖》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书法代表作,他的遗世真迹并不多,但《跋王献之保母帖》足以见得姜夔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跋王献之保母帖》为小楷纸本,全长共316毫米,全文总计101行,如今被故宫博物馆所珍藏。该帖中姜夔的笔法精妙、典雅俊俏。且姜夔深受唐代初年各位书法家书作风格的影响,不随大流,清新脱尘。

《跋王献之保母帖》书法欣赏

“跋”是一种文体,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为熟知的体裁是“序”,既有类似于论说文的,也有记叙文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抒情散文之类。有的序于议论中掺杂着感慨,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政治意见以及人事态度,而有的则夹叙夹议。自唐起,序又称为引,到了宋代,又称之为跋。二者尽管是一回事,但言语上略有分别,跋通常是对序的补充,往往更加简洁明断。

而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就是王献之《保母帖》的题跋,对其多加褒奖,赞其有七美,非其它书帖所能及,并以之与兰亭相比较。

姜夔重视文人意趣,不主张俗文,除此帖之外,姜夔的《续书谱》是他另一部书法佳作,也是南宋年间书论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姜夔在其中提出了有关书法艺术的诸个方面,表达了他的真实感悟与心得。他虽然“崇晋贬唐”,但他并非全盘否定“唐法”,在此书中他运用了很大的篇目全方面地、系统地去阐述了观点,并予以论证。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为《洛神赋帖》或者《十三行》,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小楷字体方面的代表作,书写用纸应该为麻笺。该帖的主要内容为三十七魏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诗作《洛神赋》。该贴的真迹早已失传,大概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因为残损而亡佚了。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目前保存到现在的本应该是宋朝时根据真迹进行临摹的拓本,包括了“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临摹效果较好的是“碧玉版本”,它在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被发现,现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馆。

该贴体态秀逸,笔致洒脱不羁,从这副作品中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已经不再有隶意,字形也从横势变成了纵势,可以说这是非常成熟的楷书作品了。该贴的字用笔苍劲有力,风格俊秀,字中的撇捺等笔画伸展得很长,但是又不是轻浮无力,而是笔力运送自然,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则十分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细微中又有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和行距的变化也很自然的。

另外在章法上,该帖在吸收钟、王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中突出的特点是错落有致。此外字形大小不一但又参差有别,字距虽然忽大忽小,但是从整体来看气势十分完整、环环相扣;在行与行之间也是一样,乍看之下行距时大时小,但是整体则揖让有序、顾盼生姿。

最后关于该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闻:相传王献之书写《洛神赋》其实是在抒发对自己的亡妻郗道茂无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