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滤芯批发 工商名人堂爱德华·约翰逊三世
爱德华·约翰逊三世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就经常与父亲讨论股市。1957年小约翰逊作为分析员加入富达投资,三年后即获得单独管理基金的机会,这使他在基金管理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此后他还管理过多支共同基金,其中包括今天已成为全球规模之冠的麦哲仑基金。由于工作业绩出众,小约翰逊顺利赢得富达集团的继承权。
小约翰逊初任基金帝国掌门人时,整个共同基金行业正处于低谷。富达集团的情况则更 糟,1974年富达旗下基金在证券市场上操作不当,市值损失高达7.43亿美元。
为打开局面,小约翰逊果断决定推出一种可开支票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可以在其基金帐户净值的限制内填写支票进行支付,这一创举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起到了替代银行存款帐户的作用。富达集团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广告一经打出,引起了申购的热潮,一位员工清楚地记得,一个老妇人提着满满一袋现金走进富达在波士顿总部的办公室,把它存在那个美妙的新基金里。
小约翰逊的第二项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富达集团的电话服务。为配合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他要求在总部装上一条免费的热线咨询电话。但这远不能满足客户热切的咨询需求,富达员工们当时简直给电话埋掉了,于是,很快地,电话线增加到两条、八条……七十年代末,富达开发出一套系统,共有50条电话线,每天可以接几千个电话,并且自动接到适当的部门,才算基本满足了要求。富达的电话服务后来演变成它的竞争法宝。
约翰逊三世的创新不断取得成功。七十年代末美国的市场环境开始好转,富达的规模也随之呈现出跳跃性增长:1981年,富达管理的资产总额达到150亿美元,1985年底更上升为400亿美元。
不过也有人对富达的成功不以为然,认为约翰逊三世过分注重对基金的包装和营销,而在如何切实提高基金的盈利水平,以及保护投资大众利益方面却建树不多。他只是依靠简单而实用的办法聚敛着公众的财富而已。富达把基金投资者当成购买某种产品的消费者来看待,它出售共同基金就如同出售轿车或化妆品。
也有人认为,富达发行那么多基金,只不过是为了促进其营销。在数量众多的"富达系"基金中,总能冒出一两只表现优异者,富达就以此为招牌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富达所首创的鼓励投资者从一只基金转到另一只基金的做法,更被批评者认为是招揽顾客的噱头,因为这显然破坏了共同基金产业一直培养的"长期投资"的形象,实际上也会损害不肯频频转换的投资者的利益。
笔者则认为富达的成功不可能仅仅在于营销的噱头。哪个投资者会乐意被噱进这么长久?富达基金的成功因素,除了勇于创新外,首先得归功于富达公司对研究的重视。富达拥有数百名分析员,人数要远远超出其它的基金管理公司,每年富达的分析员发表的分析文章更多达两万余篇。富达也十分重视实地调研,它的分析员和基金经理每年要会晤数千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力求得到上市公司销售、利润、竞争、成本、和产业趋势的第一手资料。
富达的用人机制也值得一提。新来的人一般先做分析员,当他们显示出有潜质的时候,就有机会去管理一个投资组合或成为一只稍大一点的基金的助理。如果表现出色的话,最终可能有机会经营一支主流基金。这种用人机制使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如彼得·林奇之辈得以脱颖而出。
显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约翰逊三世的领导有方。而富达的实际业绩也说明反对者对小约翰逊的批评也未免言过其实。根据晨星公司进行的一项比较,1999年之前10年,富达投资旗下按晨星分类的8类基金中,有6类领先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表现最佳的领先平均水准多达5.4个百分点,余下的两类也只稍稍落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随着年事渐高,三世沿袭二世的传统,将衣钵逐渐移交给女儿阿碧盖尔。阿碧盖尔于1988年加入富达投资公司。由于能力卓著,她的职位逐年攀升。2001年5月,40岁的阿碧盖尔.约翰逊被富达投资公司总部任命为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的总裁,这一职位使她能够监管富达公司所有的证券管理人、分析师与交易商,并管理总值近一万亿美金的资产。四世是否能把基金帝国继续发扬光大?我们也许得等10年以后再来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