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表达的观念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为什么好看?表达了什么?

2019-05-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无非是仆人一念之间的变化.其实地狱根本不是你在开篇看到的那番衰败不堪的场景,地狱就在人心里.用套话说,芥川毫无保留地揭露世间一切之恶,人性之恶.<罗生门>展现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异化扭曲的人性,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下道德的无力无助,讽刺了善恶观念的脆弱不堪,人的自私丑陋,对人性的无奈绝望.罗生门表达的观念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为什么好看?表达了什么?还有,对仆人的心境的细节变化写得非常好: 在最初,即使是一片人间地狱的场景之下,面对要么饿死,要么做强盗这个抉择,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无非是仆人一念之间的变化。其实地狱根本不是你在开篇看到的那番衰败不堪的场景,地狱就在人心里。

用套话说,芥川毫无保留地揭露世间一切之恶,人性之恶。《罗生门》展现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异化扭曲的人性,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下道德的无力无助,讽刺了善恶观念的脆弱不堪,人的自私丑陋,对人性的无奈绝望。

罗生门表达的观念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为什么好看?表达了什么?

还有,对仆人的心境的细节变化写得非常好: 在最初,即使是一片人间地狱的场景之下,面对要么饿死,要么做强盗这个抉择,仆人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条底线,【如要选择,便只有饿死土板墙下或横尸旁,进而被人像拖狗一样拖来扔在这门楼上。

罗生门表达的观念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为什么好看?表达了什么?

而若不选择——仆人的思路兜了几圈之后,终于到了这一关口,仆人固然对不选择这点给予了肯定,但要想使这“而若”有个结局,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除非当强盗”。问题是仆人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对此给予进一步认同。】

罗生门表达的观念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为什么好看?表达了什么?

在看到老太婆拔尸体头发的时候,义正言辞地站出来制止她。【随着头发丝的一根根拔下,恐惧感从仆人心中一点点减却。与此同时,对老太婆强烈的憎恶则一点点增加。不,说对老太婆或许不够准确,应该是对所有恶的反感正在一分一秒地加剧。此时如果有人向这个仆人重新提起他刚才还在门下考虑的是饿死还是为盗的问题,想必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也就是说,仆人对恶的憎恨之心已如老太婆插在地板上的松明势不可挡地燃烧起来。】

制服了老太婆后,【见此光景,仆人这才实实在在意识到老太婆的生死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这使得那股剧烈燃烧的憎恶之情不觉冷却下来。剩下的,只有大功告成的心安理得的愉悦与满足。】

可是就在听过了老太婆一番话(作恶是出于无奈,不然就得饿死)之后,马上变了一副嘴脸,剥下她的衣服扬长而去。【听着听着,仆人的心中生出了某种勇气,而这正是他刚才在门下所缺少的。但其趋向则同爬上门楼抓老太婆时的勇气截然相反。仆人已不再为饿死或为盗的选择而犹豫不决。不仅如此,作为他此时的心情,早已把什么饿死之念逐出意识之外——这点几乎连考虑的余地都无从谈起。】

我又要搬出夏目漱石《心》里那段话了

【你会觉得你的亲戚不是坏人,是因为你在心里认定了一个类型的人是坏人,然而世界上并没有那种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就会露出獠牙,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可能不是很贴切,但是我喜欢这段话。。。其实在芥川心中,所谓的人性就是这样的东西吧,和蜘蛛丝一样脆弱,不堪一击,根本无法给人救赎。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写过,《罗生门》里很多次提到下人脸上的粉刺(ニキビ),我重新看了一下,有这么几个地方,

1、最开始描写过惨淡凄凉的场景之后,【百无聊赖地望着雨丝,右脸颊那颗大大的粉刺又给他增添了几分烦躁。】其实雨已经过去了,他又无事可做,还要筹措生计,烦躁。

2、他准备找地方过夜,发现【上面透下的火光,隐隐约约舔着他右侧的脸颊,映出短短的胡须和红肿的粉刺。】知道上面有人,正常人又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又好奇又恐惧。

3、听完了老太婆的话,【听的过程中仍为右手摸着的脸颊上那个红肿的大粉刺而感到心烦。】

4、【从粉刺上移开右手一把抓住老太婆的上衣襟,咬牙切齿地说:“那好,我剥掉你的衣服!你可不要恨我,若不然我就得饿死!”】

我不敢说“粉刺”到底有什么意思,可能是一种表现当时心情的参照物(我觉得很像《鼻子》)

我个人的理解,毕竟粉刺不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长在脸上,是一个令人在意,烦躁,很想除之而后快的,是心中的芥蒂。

就像是人心中普遍拥有的,那条善的底线,即使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依然束缚着仆人的手足,让他不自在,受折磨,不能如意。

听着被自己憎恶轻蔑的老太婆说出那番话的时候,他不停地用手摸着脸上的粉刺,

而最后的一瞬间,他心中就连因为会饿死而不得不作恶的顾虑都不再有了,鼓起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勇气,彻底放下善恶束缚,仅仅是剥夺,仅仅是弱肉强食,纯粹的兽性,挣脱了伦理道德的桎梏,

就像是,把不停摸着粉刺的手从脸上拿了下来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