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怎样评价林毅夫 厉以宁林毅夫互动纵论经济热点
今天上午,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佳宾云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二场记者会上,厉以宁、林毅夫、陈锡文、李毅中、杜鹰、贾治邦六位委员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厉以宁与林毅夫,这两位经济学家在回答提问时不时地相互补充,精彩的“林厉互动”,不仅解渴,而且感人。对中国经济的关切之情,在两人的互动中璨然呈现。
西方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利己不利人
“我不赞成有些国家再实行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转嫁本国经济危机的办法。”问到如何评价西方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厉以宁开门见山。
“这个问题,我也可以补充一下。”厉以宁刚刚回答完毕,林毅夫便扶起了话筒,“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大量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造成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确实给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如何应对?厉以宁指出了三个方向:加快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加快国内的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走出去”战略。
林毅夫还特别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看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在观念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从前他们反对政府干预货币市场,现在也有所改变,认为当一个国家有大量短期投机资本流入的时候,政府可以采取一些资本管制措施,来避免本国货币的急剧升值。”
通过技术创新和缩小收入差距,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难以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进入中等偏上国家行列,是否也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要克服这个陷阱,就要不断地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的竞争力。”林毅夫说。
“我补充一下,并非只在中等收入阶段才有陷阱,低收入阶段也有陷阱啊,很多国家在人均收入一两千美元时,经济就上不去了。高收入阶段有没有陷阱呢?也有啊,比如当年的希腊,人均收入突破12000美元,后来到了两万多美元,可是现在又下来了。所以,任何阶段都有陷阱。”听到厉以宁具有启发意义的补充,林毅夫频频点头。
林毅夫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除了极少数经济体,大部分国家都陷入到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当中。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到比较快的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道路”。
厉以宁认为,除了林毅夫所讲的,收入差距过大也会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当社会进入了一个比较和谐的阶段,再加上技术的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我相信是可以跨过这个陷阱的。”
困难虽大,但对宏观经济平稳增长有信心
“林厉互动”,还体现在两人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
厉以宁在回答中认为,2013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将稳中有进,完全能够实现7.5%的增长率。今后年份的经济增长,虽然不会是两位数的高速度,但会保持在7%—8%的常态。
林毅夫则更加乐观,“我相信,利用好我国的后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信心写在了他灿烂的笑容里。
“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林毅夫坦言。
厉以宁的见解异曲同工。他认为,稳速增长的前提,是防范潜在的风险。“我认为,最大的风险仍然是金融。”他解释说,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投资搞建设,很可能会加剧潜在的金融风险,必须对此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