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歌词深度解析 綦江“吴哥窟”藏在深山何人识
在綦江县永新镇长田村,有一片不起眼的板栗树丛,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进入树丛中,更不知道树丛中究竟有些什么。上周,有网友在茂密树丛背后意外发现了一座寺庙遗址,这座寺庙里有雕刻精美的石刻,还有神秘的古墓……虽然这些都已被人为破坏,但仍能让人轻易地感受到它当初的宏伟。寺庙何时所筑,有着怎样的经历?墓主人是谁,为何葬于此处?太多疑问均无人能答。
回想柬埔寨吴哥窟,它被发现在一片丛林之后,被无数的神秘色彩笼罩。网友们因此称这座寺庙遗迹为綦江的“吴哥窟”。
遗址内 精美佛像有很多
5月12日,一则名为《目睹“大佛寺古遗迹”令人触目惊心》的帖子出现在天涯重庆论坛。发帖网友“广州孙行者”在帖中称遗址位于綦江永新镇长田村,遗址内不仅保留了很多精美的佛像,还有会唱歌的飞来石、“和尚墓”。据网友描述,寺庙遗址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
网帖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称这座藏于深山中的寺庙遗迹为綦江“吴哥窟”。
记者打探发现,綦江县永新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旅游局工作人员等均不知道该遗址的存在。长田村村委书记蔡长红告诉记者,当地人称它为“大佛寺”。
古墓之中 没有棺材有浮雕
14日上午10:30,记者来到长田村,雨淅淅沥沥,山间云雾缭绕,蔡书记说,长田村海拔近800米,“大佛寺”在长田山上,要上山只能步行。步道是乱石铺就,崎岖难走。约半个小时后,记者一行人来到一片竹林边,蔡书记告诉记者,“这里有一个‘和尚墓’。”住在半山腰的村民令狐荣德说,墓下面有4间石室,小时候他还进去躲猫猫,听父辈说是寺庙里的和尚闭关练功的地方。
该墓已经坍塌,记者从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小洞进入,先钻过坍塌的缝隙,再穿过一道石门,一间塌方的墓室呈现眼前,此室高约两米,墙上刻有塔造型的浮雕,下面有半圆形的香炉。右手边紧邻的也是一间墓室,风格几乎一样。但记者在墓中并没看到棺材。
石佛精美 佛手指甲仍可见
走出“和尚墓”,再走约200米左右,山腰上出现一块宽阔的平地,平地旁的一片茂密树林里,三尊佛像若隐若现。记者看到,这三尊石刻高约3米,每个莲花基座高1米多。石像后面,有一个两米多高的石塔,上面雕刻的花纹繁琐精美。粗略统计,林中可见的佛像有近20尊,这些佛像雕刻精细,虽已经斑驳,但造型仍惟妙惟肖,有些雕像能清晰地看见长长的指甲。但是,这些雕刻的头部、手部被人破坏。
在遗址左侧立着一块石碑,能清晰看到“大清同治5年丙寅12岁中浣立”的字样。碑后面有“重修善缘”几个字,整个碑身前后两面都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字样都已经风化,难以辨认。
佛头佛手 不少被半夜偷走
81岁的令狐世贵老人,独自住在寺庙遗址旁,他在儿时曾见过寺庙的恢弘原貌。“红脸关公、黑脸周昌立于大门两旁。”据他介绍,当时三尊雕刻位于前殿,两旁长廊立着十八罗汉,中间是天井,在大殿里还有三尊佛像。“寺中叫不出名字的佛像大大小小还有很多。
那时候,香火很兴旺,寺中住有居士。”令狐世贵老人表示,后来寺庙开始破败,无人问津,近年有文物贩子把佛像偷下山。“雕刻的头部在2007年左右被偷完了,都是半夜来偷。”遗址附近四五户村民向记者证实了令狐世贵老人的说法。这些年,附近的村民自发保护佛像,与文物贩子正面冲突也有五六次。
专家揭秘:寺庙应建于明代 考古队将现场勘探
5月14日,记者拿着大佛寺遗址的照片,找到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文博研究员林必忠。林必忠先生表示,自己曾在綦江进行过大量的文物考古工作,但在相关的资料中,没有查到有关綦江“大佛寺”的记载,“这次发现很有可能是第一次”。
1 寺庙建于何时?
从遗址石碑记载,该寺庙在清代重修。林必忠认为,从寺庙主体的石刻造像是明代风格,比较古朴,清朝的风格应该是比较繁琐,因此推断大佛寺最晚应该建于明代。寺庙修建后,历代有维修,遗址中的“石塔”采用“满工”手法整体雕刻,花纹繁复,具有清代特征,应该就是清代重修时建造的。
2 寺庙有何价值?
“我第一眼看到照片,还以为是綦江石门寺的石刻。”林必忠先生介绍,距永新镇不远处的三角镇有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的石门寺,“大佛寺”的石刻风格与石门寺很接近。石门寺石刻是重庆发现的明代石刻中价值比较高的,“大佛寺”的这些石刻也应该有相似的研究价值。对于网友这次偶然的发现,林必忠先生计划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文化遗产志愿者与考古队到现场考古调查、勘探,或进一步发掘,对该处文物进行深度保护。
3 墓主是何身份?
林必忠先生推断,古墓应该建于清朝,墓室规格很高,但并不是和尚墓。该墓有两道门,外门与内门之间是比较宽敞的甬道,便于祭拜,有“享堂”的作用;进入内门才是墓正室,墓室后壁墙上的凹陷处是“头龛”,用于搁放祭品,其仿木结构雕刻颇为生动。普通的墓葬没有“享堂”这样的规格,墓室主人也许是当地的富豪人家,或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