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主体建筑 洛阳白马寺(组图)

2018-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1(一)山门之外1.宋雕石马.这两匹青石圆雕马,原为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魏氏之墓位于白马寺西约1000米处.1935年前后,白马寺住持和尚浩德法师,将这两匹石马迁置于寺门前.这两匹石马,通高约1.80米,身长约2.20米,形象温驯,雕工润腻,是两件优秀的石雕作品,对研究宋代石雕艺术很有参考价值.白马寺主体建筑 洛阳白马寺(组图)2.明代石狮.置山门外左右两侧,体高约1.45米.为明代黄锦重修白马寺时所雕造

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

1(一)山门之外

1、宋雕石马。这两匹青石圆雕马,原为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魏氏之墓位于白马寺西约1000米处。1935年前后,白马寺住持和尚浩德法师,将这两匹石马迁置于寺门前。这两匹石马,通高约1.80米,身长约2.20米,形象温驯,雕工润腻,是两件优秀的石雕作品,对研究宋代石雕艺术很有参考价值。

白马寺主体建筑 洛阳白马寺(组图)

2、明代石狮。置山门外左右两侧,体高约1.45米。为明代黄锦重修白马寺时所雕造。

(二)山门

佛家原称“三门"。因佛寺多建在深山幽谷之中,故亦称“山门”。实际即指佛寺大门。

白马寺山门所镶之青石匾额,为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太监黄锦重立。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上以灰色筒瓦覆盖。有三个门洞,其中间门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0米。三洞皆以砖和青石(基本上为“梯形”)券砌而成。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如“左”、“左仲”、“李部”、“李伯”、“冯须治”等。不少人认为,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主体建筑 洛阳白马寺(组图)

2天王殿:沿中轴线上行,天王殿是寺内的第一层大殿。此殿殿顶作九脊歇山式,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佛光”两旁雕龙塑莲,两端饰鸱尾。脊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脊背面有“国泰民安”四字。天王殿东西面阔五间,长17.

白马寺主体建筑 洛阳白马寺(组图)

84米,南北进深四间,宽11.68米。砖砌台基高约1米。此殿向南之门相对狭窄,而向北之门(通常所说的后门)却相当宽阔,南门仅为北门宽度的三分之一。所以实际上,天王殿的北门应为“正门",而它的南门则是“后门”。

古代建筑匠师之所以特意如此设计安排,大概是由于:天王殿后边的大佛殿,原为主要殿堂,大佛殿本塑“大佛”,即释迦牟尼,于寺院塑像之中,其位最尊,故天王殿应当“面对"(而不是“背靠”)大佛殿。殿内梁上墨书有“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亥国历十二月佛成道日"、“重建"字样,系1935年德浩和尚等修葺此殿后所留。

殿内正中置木雕佛龛(或俗称“暖阁”),贴金雕龙,富丽堂皇。龛顶和四周共雕有五十多条不同姿态的“龙”。雕工精细,活灵活现,为清代的上乘木雕艺术品。

佛龛之内供置弥勒佛(梵文音译,意为“慈氏”)。亦叫“欢喜佛”。像高约1.OO米。他满面笑容,赤脚打坐,右手持念珠(即佛珠、数珠,以线穿香木圆粒或玉石、玛瑙而成,有18颗、27颗、54颗、108颗之分,僧徒诵经念佛时计数用),左手握布袋,形象生动有趣。这是一尊明代的“夹纻干漆”造像作品。   

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为大乘菩萨之一,现居于兜率天。在释迦牟尼灭度(即去世)之后,再过若干万万年,弥勒由兜率天降临世间,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代替释迦尼讲经说法。

佛教有“七佛”说,说是早在释迦牟尼之前。,尚有“六佛",依次相传,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传至释迦牟尼,合称“七佛”。故亦称释迦牟尼前一佛迦叶佛为“过去佛”、释迦牟尼为“当今佛",弥勒佛为“未来佛,(因为是未来佛,故亦称弥勒菩萨),合称为“三世佛”。

佛教还说,弥勒佛从来没有烦恼忧愁,总是高高兴兴的。当他降临人世间的时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一个充满幸福康乐的世界。隋唐之后,广大农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曾多次打起“弥勒降生”的旗号,发动群众,举行起义。    。

在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里,第一层大殿通常都供弥勒佛。早期的弥勒佛造像,本作瘦骨清像;只是在隋唐之后,才出现了大肚胖弥勒的变像。相传,大肚弥勒佛的形象是仿照布袋和尚的形象而塑造的。五代时,明州奉化(今属浙江)岳林寺,有一个名叫契此的僧人,经常身背(或杖挑)一只布袋,四处行乞,随地寝卧,出语无定,形如疯颠,被称作“布袋和尚”。

还传说,他这只布袋非同一般,是只“宝袋",需要何物,应有尽有。他在后梁贞明三年(公元勺17年)圆寂(即去世)时留下四句《辞世偈》曰:

弥勒真弥勒,

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

世人自不知。

后世佛门即以他作为弥勒佛的化身,并塑造在佛寺里的第一层大殿中。当人们进入佛寺殿堂时,首先看到这一乐哈哈的形象,会立刻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以此而得名)。亦称“四大金刚”。

佛教说法,在人们所住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三界诸天也依之。层层建立。须弥山四方,有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贺、北俱卢四个洲。在须弥山之腹有四天王天(为欲界六天之第一天),东、南、西、北四面,有四天王各守护一天下。后佛家修造寺,便将四天王塑在山门或殿堂里,作为护持佛法的神。这里的四大天王像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叱,手拿琵琶者)、

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一手握伞,一手按妖,也有作手持宝剑者)、

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义,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也有作执羂索者)、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手托宝塔者,但不是托塔天王李靖,也有作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者)。

这四大天王,义称“护世四天王”,“统御诸神恶鬼,令其不敢肆虐”。按照中国的习惯,还以他们手中所操法器不同,分别以琵琶表示“风”、以按妖表示“调”、以握龙表示“雨”、以托塔表示“顺”。也有的以塔表示“风”、以琵琶表示“调”、以伞表示“雨”、以龙表示“顺”。

四大天王造像,皆体躯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的泥塑作品。大约从北魏时起,便开始在寺庙里塑造四大王王像,此风盛于唐。常见的石雕天王像,多着唐代武将装。

面北站像为韦驮天将,亦称韦天将军。他左手持降魔杵(或曰金刚杵),右手擎须弥山(表示他力量无限大)。按照佛教说法,韦驮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将之一,位居四天王三十二将之首,被称作“护法神”。唐初,释道宣曾记载其事迹,以后,即被供置于佛寺之中。他的像一般着古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执行维护讲经道场、而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

3清凉台有诗咏清凉台云:  兰台画阁碧玲珑,皓月清风古梵宫,石蹬高悬人罕到,

时闻清磬落空濛。清凉台,或叫清源台,位于白马寺后部,是一座砖砌的高台。东西长42.80米,南北宽32.40米,高约6米。雄浑古朴,蔚为壮观。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所重修。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之处,印度二高僧来洛阳后,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便是在这里译出问世的。自东汉以后,历代均为藏经之处。清凉台,是“祖庭”白马寺独具的胜迹,被誊为

白马寺“六景”之首。如腾、兰二高僧此台译经之说,确非虚构,那么正是清凉台以最初的涓涓细统,汇成了后世浩浩荡荡的万里中国佛河,它的开教之功,当为后世佛徒所永远铭记。难怪人们趣称清凉台为中国佛教的“摇篮”了。

游人绕过翠竹夹道的接引殿,沿着古朴的石级,过券洞,穿弧门,便可达清凉台之上。这里重楼高阁,飞檐挑角,腊梅俏丽,丹桂常青。两株高大的古柏,约已有四百余年的树龄。它们犹如二名卫士,守护在毗卢阁门外两侧。另有凌霄依附古柏攀援生长其上。

每年夏季,凌霄花开,为橙黄色,花朵大而艳美,似无数花“钟”悬挂古柏枝头,橙花绿叶,十分好看。“凌霄缠柏”成为游人喜爱的美景之一。这里的建筑财是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廊庑等,在白马寺整个古建筑群中它自成格局,被游人誉称为“空中庭院”。

查白马寺现存的历代碑刻,凡属明代以前的,皆不见“清凉台”之称,即在黄锦所撰的《重修古刹自马禅寺记》中,也还只是称它为“古之阁基”。而从清代以下,具体说从如琇的诗文刻石起,“清凉台”之称便屡见不鲜了。据传如琇还有一辐楹联描写清凉台,上联云:“台洒法雨柏翻风果有清凉气象”;下联云:“阁显山光池吞月混是毗卢法身”。估计很可能就是如琇和尚第一个把“古之阁基”称作“清凉台”的。

现存清凉台石匾,则为本世纪二十年代洛阳人袁兆熊所书。

据初步考古勘测,清凉台的夯土台基,东西长约77.00米,南北宽约55.00米,折合面积4235平方米,约为现存的砖砌高台平面面积的三倍。在今砖砌高台的西侧,紧贴砖台之基,留存四枚巨大的方形石础,长、宽各1.55米左右,或即为古代木结构高阁之柱础。

清凉台前有一古朴的券洞,高3.32米,宽2.54米,深3.90米。其券石和山门门洞之券石形制相同,多刻有工匠姓名,应同属一个时期,即东汉时期的遗物。

相传在清凉台下,原保存有佛舍利石匣,而今也不知下落。另据寺内僧人相传,清凉台下东侧,原置“石棺”一口,为贮存驮经白马遗骨之棺,长约1.80米,宽约1.20米,高约1.OO米。今已毁失。

清凉台上,原有甘露井一口,今已废。现台上有一水池,内植白莲,僧人称作“放生池’’。放生池之后,置一铁铸宝鼎,为清代所造。

除此之外,还有:

l、清代“断文碑”。即《洛京白自马寺释教源流碑记》。

现立于清凉台上、毗卢阁前东侧,有碑亭,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高约3.05米,宽1.03米。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立。如琇和尚撰文并草书。此碑石因仿宋代苏易简“断文碑”之格式,故称为清代“断文碑”。

它保存了一些关于自马寺的历史资料。如琇之草书,雅好娟秀,柔美流畅。清代“断文碑”亦为白马寺“书法五佳”之一。在此碑正中间,有一条明显的横向裂纹,将整方碑石截为上下两段。有人以为,所谓“断文”,即指此裂纹而言,这自然是一种误传或误解。

2、《重修毗卢阁碑记》。现立于清凉台上,毗卢阁前西侧,有碑亭,高2.39米,宽O.7l米。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立,如琇“同学弟”孙云霞撰文并书写,碑额则为“曹洞正宗三十一代香山德莹”所篆书。文中有“白马寺,佛事之鼻祖也;清凉台,白马寺之天皇也”以及“如琇,字颍石。培之和尚高足,传临济三十有五代正宗也”等语句。

3、《重修古刹白马寺碑记》。现立于清凉台上,毗卢阁前西侧,高2.82米,宽0.72米。公元1914年立。此碑由张敬轩撰文,袁兆熊隶书。文中有“营寺于兹,初名招提,后更名白马”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