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艺术节板报 民族歌剧《伤逝》向施光南致敬

2018-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8年5月2日,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逝世28周年纪念日.为了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再现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作品的高峰之作,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将于5月2日和3日再次唱响在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上.此次演出是主办方顺年文化重磅推出的"仰望高峰"系列文化品牌的首次活动,也是施光南先生这部经典之作继1981年首演和2014年复排后的又一次精彩呈现.施光南艺术节板报 民族歌剧<伤逝>向施光南致敬"仰望高峰"--致敬大师建国以来的数十年间,中国文艺界也曾经出

2018年5月2日,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逝世28周年纪念日。为了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再现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作品的高峰之作,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将于5月2日和3日再次唱响在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上。此次演出是主办方顺年文化重磅推出的“仰望高峰”系列文化品牌的首次活动,也是施光南先生这部经典之作继1981年首演和2014年复排后的又一次精彩呈现。

施光南艺术节板报 民族歌剧《伤逝》向施光南致敬

“仰望高峰”——致敬大师

建国以来的数十年间,中国文艺界也曾经出现过无数高峰之作,比如“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就是其中一位“高峰艺术家”,创作过无数脍炙人口的“丰碑式”的音乐作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呼唤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出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无数中国文学艺术家赓续薪火、再造经典。

施光南艺术节板报 民族歌剧《伤逝》向施光南致敬

为此,顺年文化从即日起隆重推出旨在“向大师致敬,向经典致敬”的“仰望高峰”系列文化品牌,这个系列品牌将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各个门类,今后将陆续以舞台表演、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向人们推介那些曾经留下时代光辉印记的艺术家的“高峰作品”。

施光南艺术节板报 民族歌剧《伤逝》向施光南致敬

以此激励当代艺术家创作新时代文艺精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文艺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值此5月2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逝世28周年纪念日之际,顺年文化推出“仰望高峰”系列文化品牌首场活动,将施光南先生的经典民族歌剧《伤逝》搬上保利剧院的舞台。

高峰人物——“时代歌手”施光南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出生在重庆市南岸,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在父亲影响下从小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

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他的代表作有《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生活是多么美丽》、《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

同时,也创作过C小调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等器乐作品。此外,还有《伤逝》、《屈原》、《白蛇传》等多部歌剧、芭蕾舞剧、京剧等多种类型的作品。1990年5月2日,施光南因病逝世。施光南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

高峰作品——歌剧《伤逝》

由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伤逝》为原型创作出的作品,无论是在绘画艺术、电视电影还是戏剧舞台上都具有卓越地位。它在各个年代、各个领域,都彰显着精益求精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民族抒情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历史舞台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创作排练,于1981年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在当时的歌剧舞台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是歌唱家程志和殷秀梅的成名之作。2014年,在歌剧《伤逝》尘封33年后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新复排了完整版,并在北京、上海和鲁迅的故乡绍兴演出,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热烈反响。

《伤逝》音乐形式上包含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几乎所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且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谣色彩和时尚信息。剧本体现了原著抒情诗式的笔调,刻画了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青年涓生和子君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不屈性格,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是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剧中的《一抹夕阳》、《她夺走了我的心》、《紫藤花》等经典唱段,一直作为声乐教材使用,该剧里很多咏叹调都家喻户晓。

高峰创作——复排擦亮经典

今年5月2日,为了纪念高峰人物——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逝世28周年,这部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再次以中国歌剧舞剧院为班底的强大阵容震撼上演。据介绍,此次演出仍然保持了2014年复排时的强大主创阵容。由当代中国歌剧和音乐剧导演中的领军人物陈蔚女士担任导演,力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莹扮演女主角子君,男主角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扮演,并邀请在声乐界颇具表演实力的曲波和刘春美联袂主演。

四年之后,再度执导复排《伤逝》,导演陈蔚表示:“这部剧1981年的一度创作是相当成功的。

这部剧的创作开创了歌剧创作的一种新的类型。当年上演时,可以说很‘先锋’。80年代我们的前辈就突破了歌剧创作中的传统舞台样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结构舞台空间,多媒体的运用在当年绝无仅有。

实际上,我们每一次都不是简单的复排,2014年我们把《伤逝》这部作品进行了完整的呈现,那一次的呈现就是在尊重原著和经典版本的基础上有了艺术上的提高。

”陈导透露,这一次在歌剧本体的呈现上就更是要精益求精,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上都希望把施光南先生的这部经典作品的歌剧特性尽量完整的呈现出来,“在此次二度创作上我们讲求一个‘精’字,会不断地打磨,我们不会在豪华的置景服装道具上下功夫,不去做外在的包装而是下的内功,最终争取让这部经典从哪一方面都达到精致的、精细的、精品的呈现。

”对于歌剧《伤逝》的复排,陈蔚认为,这部戏的思想性、艺术性都经历了时代和时间以及几代观众的检验,特别是施光南音乐的民族性可谓是历久弥新,越听越好听,越听越觉得是自己的东西,它和中国语言特别是诗词的结合以及中国观众审美的结合堪称完美。

所以,主创团队会在此次复排中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