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问责的重要意义 环保问责的“简约”不“简单”
郑州市纪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对省攻坚办暗访发现我市大气污染典型问题责任追究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今年以来,郑州市共查处相关职能部门移交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追究案件线索38起,问责处理101人。(新华社5月30日)
曾有评论对钱财如此形容,其实钱财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人们对它的态度。唯利是图、巧取豪夺是一种态度;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则也是一种态度。或许用在此,与环保问责一点也不搭调。然笔者以为,钱财可以让有人对它歆羡,有人对它诅咒,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都应该作出明智的选择,不能让钱财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而是让钱财变成飞向快乐的双翼。
那么,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如此,问责看起来是十分的简约,只要一纸文书就能成为既定的事实,可简约的背后,往往却映射出不简单的问题。就如报道中所述,今年以来,郑州市共查处相关职能部门移交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追究案件线索38起,问责处理101人一样,处罚并非治污的终点。
而且,在《通报》中,对今年4月27日至4月30日河南省攻坚办暗访郑州发现的扬尘污染典型问题进行了披露,包括郑东新区、金水区、惠济区扬尘污染问题和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扬尘污染问题,对这些问题涉及的19人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18人根据情况被实施诫勉谈话、约谈、作出书面检查等。
显然,省攻坚办暗访有所成效,环保问责利剑也出鞘,可问题是,全市上下的领导干部怎么想的、该怎么干,接下来又该怎么管才更重要。问责处理的101人中包括县处级3人,科级47人,科级以下51人。
其中,党纪处分14人,政纪处分37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环保问责已经略有斩获,但环保的压力与问责的强力,如何更为清晰,问责更为公平,着实值得深思。
其实,所有民众最为喜欢看到的是,环境保护应该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去减少和避免被问责?
再进一步说,落实环保责任,督促检查是一个方面,追责问责也是一个方面,建立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的责任体系才尤为关键。一直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环保重视不够,究其原因,有的是政绩观出现偏差;有的是认知模糊和偏差,认为“短期内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可避免”,导致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推进落实无力;有的是执法部门责任心不强、执法不严、缺乏责任感、危机感;有的在环保督查走后,便卷土重来等等如是。
说白了,这是因为多年来,“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做法存在着巨大惯性,部分地方主政者的GDP情结一时难以消除,考核制度与环境保护未能挂钩。在风险小、“收益”大、官照当的语境下,保护环境也就可有可无。
青山绿水是人人都企盼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理应是环境保护的最低限。环保问责的“简约”不“简单”,还得要依法办事。要依法、依规、依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要公正、公开。环境执法过程一定要公开透明,不论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什么背景,都不能丧失原则,暗箱操作。
要做到政策公开、处罚标准公开、处理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组织和公众监督,真正让组织放心、让公众满意;要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形成示范和警诫效应。或许,方能开启环境保护的“先手棋”。(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