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自然经济学 商业哲思者吴伯凡
《冬吴相对论》虽受企盼,但停止更新已有时日。
这档自2008年诞生的“人瑞”财经脱口秀节目,受众甚多,影响颇广。即使如今虽似尽头,但它因将生活趣味和普遍的哲学思维注入严肃高深的财经话题,因而能够免于一般新闻的速朽,曾经创造的强劲生命图景,依旧潺潺如溪,在听众的脑海中充盈、鲜活地涤荡。
作为这档节目绝对的主角,吴伯凡自然也拥趸众多、深受喜爱。
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试图总结他认识事物的一般思想支点。相信这些支点构筑了他分析问题的基石。另一方面,我也深知,有时候,思想是不能总结的,总结定有其粗鄙和缺失语境的干瘪。但我还是想努力尝试,勾勒出理解吴伯凡纷繁思想的简单框架。框架是危险的,也是迷人的。
哲学与商业
相对于主持人梁冬的机敏爽朗,热情如阳,节目中的吴伯凡,庄重深邃,沉稳如海。《冬吴相对论》,正是相见恨晚的梁冬和吴伯凡之间互相激发和作用的产物。
哲学硕士的教育背景以及文学、社会理论、管理学、商业史、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深厚素养和研究,让吴伯凡在面对社会热点和经济事件时总能游刃有余,独抒己见。他将财经话题先天不可回避的生硬、艰涩和冰冷,揉于无形,进而给人一种平和圆润的温度和理性思考。
对东西方文化的广泛吸纳,使他总能在其中找到分析问题的交集。在此刻,受众被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和人类更普遍的现实,真正“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
那一刻,他就像一位太极高手,不疾不徐,而又张弛有度。
所以,吴伯凡是位商业哲思者。
商业为什么需要哲学?吴伯凡在微博中曾如是写道:“仔细读了两遍稻盛和夫在首都机场公司作的演讲《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稻盛一生做了三件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救活了一家濒于倒闭的世界500强公司。本人在不同媒体上推介他的哲学,是因为深感中国不仅缺上得了台面的企业,更缺少上得了台面的企业哲学。最重要的是,没有后者,前者无从谈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读懂了人性,也就读懂了商业,而人性则与哲学、文学紧密相关。“在表层上,企业家可能关心的是商业问题,但是如果往深层次去,他真实的焦虑,真实的困惑往往不是商业的,往往是和人类最基本的那些焦虑有关,可能在古老的哲学、宗教、文学、历史那里头可能会解决这些问题,蕴含着某种答案。”
奢侈与品味
高尚和道德的商业不是一味地迎合人性,所以,吴伯凡试图用哲学的视角剖析奢侈和流行、品味和审美。毕竟,认识,是控制的开始,也是反控制的利器。
在《礼品经济的没落》和《价值观创造价值》等节目里,他试图用货币属性和符号消费解构礼品、奢侈品的运作逻辑。“高档香烟、酒、虫草这种礼品经济,购买者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是分离的,分离以后就出现一个类似于货币的效应。钻石用金融的手段通过全球的“钻石央行”来发行,将一些价值注入到这一个石头上,使得每个人形成某种程度的刚需。你没有这个东西,你的面子就没有了,绑架你的面子,就来提高它的面值。”
在他看来,现代的多数消费都与符号消费有关。在符号消费中,价格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全部。零价格意味着极度非稀缺性,在消费市场上往往呈现为零价值。
传统和世俗情境下,一个人不可能和一整套价值体系对抗。随着多元价值社会的来临,“这些企业它整个一套信用体系、价值体系,开始崩溃、失效的时候,它发行的‘货币’肯定会大幅度跌价。这一切突然涌现出来的价值,最终都会实现价值的回归。”
在《美丽的谎言》中,他揭示深度工业化的美丽产业。整容等美丽产业的发展让美丽泛滥,并形成群体压力和裹挟。他认为,真正的美是尊重生命自我的生长历程。
在《土豪的正能量》里,他试图分析语言和符号对整个社会的品味和审美的矫正作用。“语言有一种吸附能力,你就会发现,哦,你的生活当中原来充满了这种土豪的“尘埃”。最近出了那些,土豪和奇葩、极品。这些词它是非常有魔力的,你就发现生活当中就那几种东西了。”
“土豪这个词出来以后,你发现它就像是一面照妖镜,你只要往这个镜子面前一站,你就会害怕。我身上是不是藏着一个小土豪?甚至自己就是一个大土豪。我觉得这个词出现它里头包含着一种正能量,它对社会的这种品味真的是有一个矫正的作用。他从蒙昧阶段,不知道不知道,到知道不知道,起码是他是进步了。”
网络与文化
在《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这部著作中,吴伯凡对网络文化做了仔细研究。在最后,他引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慢》中的思想,用“轻与重”“快与慢”这两种二元对立来寓言网络文化的宿命。
网络在快速发展中是否会让我们失重,不会慢、不敢慢,从而轻飘飘地活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低智商社会是否来临?浅薄是否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表征?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人的空心化、注意力碎片化等问题,也是吴伯凡博大思想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同时,他也预示到了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无痛截肢。在《空心人》中,吴伯凡对此做了解释:“技术对我们进行无痛截肢,悄悄地把我们某个能力给锯掉了,你一点都不知道。我们越来越把我们以前是由大脑来存储计算的一些东西外包给电脑。我们的能力就开始空心化,最后就变成一个叫‘空心人’。”
网络时代,让“晒”的能力和愿望大大增加,“晒”成为一种病。服装、车辆等的社交属性日益增强,微信等熟人交流圈日益激发了我们的攀比欲望。
“现在好多人,所谓做事就是变成了拍照,拍照的背后的动机就是去分享、炫耀。我们基本上看一本书,跟我们去一个旅游景点是一样的,不会跟那个书有实质性接触。也就相当于你去了趟欧洲,拍了好多照片,往微博上一贴,表明你去过了,就完成这样一件事情了。”
在他看来,“皆之美之为美,斯恶也”。过度的秀,就是让庸俗裂变。
朋友圈让有价值的信息过度传播而泛滥,成为“在思想的海滩上被晒干的海蜇皮”。吴伯凡认为,信息传播是有他的场的,有些东西不能随便经常说的,不能够家常化,不能够日常化,不能够通俗化的。“那个普罗米修斯的圣火变成你们家煤气灶那个火了,你想,还有什么神圣的意味?”
因而,轻率的反复传播会让有价值的思想变得廉价。家长在教育小朋友的时候特别重要的话不能反复说,深刻的人生智慧应该在具有仪式感而不是家常化、通俗化的场景中获得。
在《囤积是种病》里,吴伯凡认为,在一个信息和物质都不再匮乏的时代,人类的囤积欲却大大增强,过量囤积信息会导致注意力的涣散,形成注意力不足、多动症。
事实上,人收集囤积存储信息的过程就是把它埋葬的过程。在吴伯凡看来,我们经常说,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其实还要加上一句,所谓垃圾就是:过量获取的资源。
幸福与诗意
经济学关注的终极是人的幸福和效用的最大化。这与哲学、文学殊途同归。然而随着知识、智慧的高浓度、高频词、庸俗化传播,导致心灵鸡汤的泛滥,从戏谑的角度来讲,我们似乎可以将哲学定义为一种高级的心灵鸡汤。
然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灵鸡汤不仅太浓,而且获取成本太低,被抽干了水分;哲学则让你求之不得,百转千回,暮然回首,也在灯火阑珊处。
在吴伯凡看来,幸福就是清新的空气,很新鲜很素的食物,手机信号稀薄到近乎没有。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对平常产生反应和感知的能力,而不是被钱、车、房、玫瑰等很多所谓的幸福的资源所绑架和裹挟。
吴伯凡将幸福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日常生活层面,即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如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被认同感以及自我实现等。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爆发式的、节日式的,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有太多的这样的时刻。好多人总是在徒劳地寻找那个耀眼的、传奇的、节日般的这样一种幸福感,实际上最后就会变成一种不幸福。节日不是天天都有的。
综合来看,吴伯凡对幸福人格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方面,我们要做到足够敏感,发现日常生活的细微和美好;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钝感力,自动过滤掉一些负面能量和信息,形成一种王阳明似的“内在的敏感”“深刻的敏感”。
在《幸福在哪里》《诗意的缺失》里,他对现代化的旅游业进行了深刻解剖。他认为,旅游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空间维度,从你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另一个是时间维度,即时间的共在性,和历史、文学对话和相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当全民日益“重口味”,味蕾变得粗糙,失去了丰富的感知能力的时候,文学可以让我们的味蕾和感知重新鲜活起来,并生发出一种审美见证力。在这点上,真正的旅游和文学是相通的。
“旅游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实际上是从一个境界到另外一个境界,境界就是看到你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你平时听不到的东西。文学、诗歌,正是把一个标签化的、粗糙的感觉让它逐渐恢复、激活,恢复,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
《心经》之心,它既敏感,又迟钝,就是镜子的那样一种状态,既成相又成空。
制造与教育
前段时间,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风靡一时,并瞬间引爆了赴日购物狂潮,这一现象引发了无数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深思。吴伯凡也曾多次探讨中国制造的出路,相对其它解读,他更是从教育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吴伯凡看来,我们提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但是我们说起丰田,就是“丰田制造”,没听说过“丰田创造”,也不妨碍丰田成为一个大公司。丰田创造性地融入了这种制造过程中。制造业有低端的,也有高端的。真正高端的制造,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在《制造造物者》里,他认为,工人是一个制造业国家的初始产品和终极产品,中国制造缺乏竞争力的本质是中国产业工人缺乏竞争力,而这源于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
就我们的基础教育来说,在他看来,现代教育基本上是流水线式教育,排斥师徒秘传式教育,传授的基本上是可编码、可言明、可标准化检测的知识,在强调设计和体验的产品中,此类知识可用性极低。
吴伯凡推崇传统的学徒制。像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一样,晋商在成为“职业经理人”之前,都有一个漫长的学徒期,过去讲“偷手艺”,都没有人教,得慢慢地看,看这人是不是眼尖手勤,而且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德国、瑞士、日本这些真正工业化的国家,注重的不是“学历教育”,而是本身的素质教育。比如在日本,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设有“动手”教室,学生可以做木工、做设计、做绘画、做陶艺等。在日本人看来,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坚持在教育中强调“做东西”。
吴伯凡曾表示,他在观看一个沙画表演时,被其专注的力量所吸引,虽然沙画完成后马上会被抹去重来,但表演者的那种投入确是动人万分。“凡专精一艺必有动人之处。一个人不管你做什么东西,能做到专而且精的话,就是很有魅力的。”
一万小时理论同样适用于制造业。“做一个高级技工,做一个专家型工人,用心从事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为专家。”因此,无论中国要转型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都不能够忽略掉劳动者。每一个劳动者在做当下的事情时都应有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精神和品质责任感。丽思·卡尔顿是酒店业的标杆企业,它的老板有一句名言说:“企业不可能是你员工不是的那种东西。”
此外,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挑战,工业自动化代替流水线,工业机器人代替人,是“早已发生的未来”,我们要在工业机器人、在3D打印等制造层面有所作为,同时我们自身要成为一个“不多余的人”,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机器无法替代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
“一切稳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在互联网这个风云突变、诡谲汹涌的时代得到印证。
互联网时代,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让曾经坚固的战略、品牌边缘化甚至虚无化,而产品几乎成了一切呢?吴伯凡在《当我们谈论产品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快进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等文章与节目中给予了解答。
互联网时代,产品即广告,服务即营销,或者体验即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让产品触达用户的成本低到接近于零,并且用户相互影响的成本接近于零,尤其是数字化产品如微信,其产品信息和产品二者本身就是合一的。
产品自身的超乎预期的体验,让个体传播力大大增强的消费者,情不自禁地充当起“被生产者零成本隐性雇用的推销员”,为产品做起了广告代言人。
超乎预期的体验,来自于“微妙之处的竞争”。“99分、100分和101分之间,从量上看相差微小,在质上看相差何止天渊。101分的产品相对于99分的产品,会有100%的竞争力。用户体验是一个0和1的世界,是Nothing与Everything的世界。”
这种微妙之处的竞争,来源于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论中所谈及的同理心、共感力。因而,在吴伯凡看来,公司的CEO,现在应该称为产品经理,不一定懂得很多技术,但是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关心他们的大痛和小痒。
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早已进入“快进”的年代,产品的辉煌期大大缩短。“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也许再也没有什么大时代,或者说这是一个“小时代”盛行的“大时代”。
然而,这也是小企业和边缘者的福音——方不可方可,方死方生。企业可以凭借一款产品横空出世,无需漫长的积累和等待,让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小米、微信、去哪儿就是例证。颠覆,以产品为颠覆,将成为这种商业生态中的常态。
吴伯凡认为,这种颠覆首先不是来自颠覆者,而是来自季节。季节和气候的杀伤力和颠覆力是决定性的,因而,颠覆者要巧妙地顺应和利用这种颠覆力——这就叫“巧夺天工”。他强调,要在互联网时代里“种产品”,充分利用时代和趋势的阳光和雨露,适时播种,等待收获。
同时,企业想要免于速朽,需要快速刷新(自我颠覆加自我重建)的能力。在《越挫越勇》中,他认为,这种自我刷新的能力需要在“反脆弱”中构建。反脆弱性与“微创伤”紧密相关。对安全性、确定性的寻求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但这些微创伤对人体恰恰是有益的,它能让身体在机能上进行自我补偿。自我颠覆性不足,意味着为来自外在的颠覆性留下足够的空间。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抢蛋糕、切分蛋糕会越来越累。但大家又不愿意去做新的蛋糕,因为觉得这样很难。事实上,从难的地方开始做,可能反而会越做越容易。从无到有,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下降,但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长尾效应,能够让微小的创新生存下来,是一个非常肥沃的创新的土壤,所以他认为,这也是我们最新的“人口红利”。
人格与智慧
常识早已存在,而人性进化很慢。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抽身看自己。
吴伯凡很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智慧也是吴伯凡最喜欢谈论的事物。大智若愚、诚敬、以舍为得、利他者利己、君子、中庸之道、委屈求全、外圆内方基本上是他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他多次讲起稻盛和夫引用明朝吕坤在《呻吟语》里头对人的分类:一等资质,深沉厚重;二等资质,磊落豪雄;三等资质,聪明才变。他所认可的,至少是磊落豪雄,最好是深沉厚重的人。
《论语》里讲,刚毅木讷为仁,还有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人不能精于算计,工于心计。所以,他在节目中谈论李安、许三多、阿甘、郭靖。这些人物的共性都是谦卑,甚至后面三个比较愚钝,笨拙,但他们越过窄门却通往了天堑。
他也多次阐释IBM对知识的四级分类,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再到智慧。在金字塔的上级,智慧是最少的。见木不见林的那种状态,就是一种知识的状态;见林又见木的状态是智慧的状态。因而,“君子不器”,互联网的扁平化信息沟通,让领导者一叶障目,无法逃脱琐碎的细节。高度决定智慧,智商往往与所处的位置有关系,所谓“高屋建瓴”,此之谓也。
他也曾多次对智慧做了定义:“简单的东西才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还原事实的能力”;“永远不要迷失自己的目标,不忘初心是一种智慧”;观察自己是一种智慧”……
静水才能流深,在他看来,真正的成功,是如何显得不怎么成功,智慧的人格和光同尘,光而不耀。所以他拍下了一幅对联“学问深时意气平,精神到家文章老”,并写到:“很喜欢对联所向往和承诺的境界。精神不到,文章必定轻浮枝蔓;学不深,思不精,论事未免意气用事。念此深有愧意。文章要‘老’,意气要平,一辈子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