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彬青衣 面对面 | 王亚彬:跳了60场《青衣》 我老了60次
上周日,在工作坊现场,有人惊讶地发现:台上的青年舞蹈家王亚彬,不就是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王小蒙”吗?
的确,她是“王小蒙”,也是电视剧《推拿》里的“金嫣”。不过,对王亚彬来说,更重要的身份是舞者。2009年以来,她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舞蹈专场已经演到第八季,享誉国际,她还成为首位受到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委约的中国编舞。
工作坊现场
《推拿》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长篇小说,2012年,因为这部剧,王亚彬开始重读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读着读着,我强烈地想将《青衣》改编成舞剧。小说文字非常有温度,对主人公筱燕秋的心理刻画有极强的张力,充满改编的可能性。”
从2015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至今,舞剧《青衣》已经在国内外演了近60场,9月9日、10日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再度上演。王亚彬说,《青衣》是我30岁以后最好的遇见之一。
那段7分钟的水袖浓缩了她的一生
《青衣》的主人公筱燕秋是个“戏痴”。然而命运弄人,她被迫离开舞台,无奈坠入“人间烟火”。然而,她日思夜想的仍然是戏。《奔月》的复排给了筱燕秋重新登台的希望,但最终又节外生枝,她败落在自己的学生手下。
王亚彬集结国际创作团队,花了3年的时间,在85分钟的舞剧里,呈现筱燕秋生命的长度和浓度。
舞剧《青衣》中,三条线索相互交织,一条线索是戏中戏,呈现在戏曲舞台上的筱燕秋;一条线索是现实,呈现离开舞台后日常生活中的筱燕秋;另一条线索超越现实,借助多媒体呈现筱燕秋的梦境和潜意识。三条线索有机融合,一气呵成。开放的表达、极简的舞美,为观众提供了宽阔的想象空间。
《青衣》剧照
跳古典舞出身的王亚彬,在大学时学过戏曲身段,这为她扮演筱燕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还特意请来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为《青衣》把关,并向昆曲名旦魏春荣等学习手势、眼神和步伐。“从名角儿身上,我不仅仅学到了很多舞台的处理方式,也更好地捕捉到了筱燕秋在台前幕后的心境。”
王亚彬偏爱水袖,在《青衣》中,有两段水袖的呈现。第一段是戏中戏里的桥段,一段3分半钟的传统水袖表演。第二段是在整场戏的尾声,一段长达7分钟的“大水袖”,在传统水袖技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酣畅淋漓、充满悲情色彩。
这段水袖曾经历难产,前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编排完成。“水袖是肢体的延展,情感的外化。我们将女主人公的一生都浓缩进这7分钟的水袖中。最后,呼吸因为剧烈的运动和抽泣变得无比压抑,我拖着长长的水袖向舞台纵深处的黑暗走去。跳了60场《青衣》,我老了60次。”
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筱燕秋的影子
《青衣》最初吸引王亚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在筱燕秋身上看到的对艺术的痴迷,她自己身上也有。而筱燕秋的孤独敏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她也都感同身受。王亚彬说:“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筱燕秋的影子,她身上有爱、孤独、悲伤、嫉妒等各种情绪。将她呈现在舞台上,是一个具有个性与共性的载体,能引起人们关于如何看待生命的共鸣和思考。”
看过舞剧《青衣》,毕飞宇用了4个词形容。第一个词是“完美”,他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内容和形式都无可挑剔;第二个词是“揪心”,舞剧让观众对筱燕秋的命运感同身受,产生一种切身的疼痛感;第三个词是“残酷”,“舞剧不但涉及人文意义上的残酷,更加倾向于自然意义上的残酷:一个女性在时间的流程里,时光留给她什么”;第四个词是“悲悯”,虽然人物的命运很悲哀,但创作者倾注了许多爱在这个人物身上。
《青衣》剧照
在毕飞宇心目中,“青衣”不仅仅是一种行当、一个角色或某个具体的人,“青衣”是“东方大地上瑰丽的、独具魅力的魂”。他说:“王亚彬抓住了她,并让她成为了自己。”
两年来,《青衣》在许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演出,肢体语言跨越国界,收获了不同的感动和共鸣。在以色列,一位60多岁的女士,看完《青衣》后满脸泪痕。她说:这部戏好像是为我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