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法为什么这么贵 丰田埃尔法为什么这么红(贵)?
配置方面,除了内饰提供更多的配色选择,新款埃尔法增加了主动安全系统,其包括了路上行人识别的前部防碰撞预警、带有车道辅助的自适应巡航以及盲点监测等新功能。动力方面则还是继承现款车型的2.5L L4与3.5L V6两套组合,前者搭配CVT变速箱,最大功率180Ps,峰值扭矩235Nm;后者换装了新的8AT变速箱,最大功率275Ps,峰值扭矩340Nm。
埃尔法是怎么在国内火起来的?说起这个,怕是只有路虎能够相提并论了——后者入华的时间虽然还算挺早但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蜗居》里宋思明一句“男人都该有一辆路虎”后一夜爆红;而埃尔法作为一款2002年才问世的车型既没有什么历史与口碑的传承,其早期除平行进口外也没有任何正规进口渠道,真正使它被国人熟知的居然是在其作为港澳台艺人的保姆车被狗仔队频频拍照曝光后。
埃尔法在香港其实并不算什么豪车,除了保姆车,它也经常会以出租车的身份出现于大街小巷;对比国内,其在香港的售价也并不夸张,根据最近一家香港经销商的报价,入门版埃尔法的指导价还不到50万港币——不,不会加价。相对于买车,最让香港人头疼的其实是停车位,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内,拥有一个停车位的难度不亚于买一套“千尺豪宅”,而前者可是在香港买车的前提条件。
品牌定位更高的奔驰V级,其后排简洁的让人失望
既然艺人多金,为何他们都要选择埃尔法,而不是定位更高品牌更响亮的奔驰V级、大众迈特威一类呢?除了艺人们的“低调”需求,这就要说到埃尔法的真正优势了:其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客身上花费的心思要远比德国对手更多,在埃尔法身上,你可以选择拥有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的独立座椅与独立的多媒体影音&空调系统等等,在保证了车厢空间与座椅舒适性的基础上,埃尔法能够满足任何人对于“奢侈”的需求,而V级和迈特威则在此方面古板落后的多,偏商务的定位使它们在配置与选装件上很难与前者抗衡。
在港澳台艺人“明星效应”的带动下,经常往返于两地的广东富商成为了埃尔法最早一批忠实的大陆车主,当然这并不是盲目跟风,埃尔法的优势有目共睹;而之后一传十十传百,从亲朋好友的耳濡目染到网络媒体的潜移默化,埃尔法就这么不靠一分钱轻松加意外的征服了国内市场——毕竟这辆胆敢明目张胆加价二三十万的中大型MPV至今进口渠道狭窄,而陆巡与霸道却早早便开始国产了,这为其成为“百万豪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利润丰厚,但多数钱都落进了车商手中,丰田也并没有扩大进口渠道或是将其国产的打算,这就有意思了。
明明本身只是一辆50万元级别的日系MPV,唯独只有埃尔法一家独大,难道这一级别就没有别的MPV了吗?有是有,但同样的,它们也都跪倒在了埃尔法强大的后排体验上:除了奔驰V级和大众迈特威,同价位还有我们熟悉的克莱斯勒大捷龙与日产贵士——后者的定位与埃尔法更接近,在国外,人们也更愿意拿这两者进行对比。
尽管论空间与动力表现二者确实不相上下,但同样在后排体验性上,国内售价46万元的贵士只有一款车型,除了几张单薄的手动调节独立座椅,贵士的后排空空如也。
总结
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埃尔法加价这事还真不能怪消费者们惯着它,而是“承蒙于同行的衬托”,埃尔法不仅能够吊打同级别MPV选手,还可以依靠丰富且人性化的选装挑战更高级的客户市场——就像买房一样,郊区的房太远,不仅交通差配套差还没有学区分配,盘算了半天到头来还是得老老实实的买城区里的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