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春联 【重大消息】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终于被发现了... ...
亲,阅读先点关注,有书法名家课堂教学书法学习资料赠送
阅读之前,先认识一下我吧,我叫叶小欣,欢迎关注我工作的公众号,小欣在此谢谢哥哥姐姐们了!
小欣头像
导读:陕西考古工作者对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称,现在至少能推断出墓里70%的埋葬品,乾陵地宫里应装满了唐朝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
史书上还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很多专家还推测顶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那么,《兰亭序》真迹究竟藏于何处?日前中国考古工作者对乾陵一代进行发觉,终于揭开乐《兰亭序》神秘的面纱。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 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
羲之酒酣写下书法绝笔
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其书法作品很丰富,但传世墨迹,却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东晋的名士谢安诸人,相聚在浙江绍兴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兰亭,一起做修禊的事。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一觞一咏”,竟然诞生了一篇在中国书法、文学和哲学史上产生深远意义的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当时有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乘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了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
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探求其中的奥秘,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唐太宗盗宝留下千古传奇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无果。后查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辩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勾摹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
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
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有些人认为,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并没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秘之处。
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调换,真迹留存人间。然此后《兰亭序》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但也有些人认为,《兰亭序》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也很爱好书法的李治暗中留下,调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武则天死后将真迹带进了乾陵。
郭沫若著文引发笔墨争鸣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争,在清末和上世纪60年代都曾有过大争论。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196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中提到的“王谢”、“王”是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兄弟,“谢”是谢鲲,为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
二人的墓志铭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为此,郭沫若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他还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
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文章,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的文章写出后,由于他的名气、地位远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后经国学大师章士钊的帮助送呈毛主席审阅。
毛主席接信后,很快于7月18日提笔函复章士钊和致函郭沫若表示支持争鸣。在这种情况下,高二适的文章于7月23日的《光明日报》得以发表,同年第7期《文物》刊发了高文影印手稿。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报道,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
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有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
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不管怎么说,《兰亭序》之于羲之,无论就个人,还是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旷世佳作,惟有这篇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仍带给后人长久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