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利画家 孟州市后津村种粮大户张胜利:200亩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最合理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7月3日,孟州市后津村种粮大户张胜利在玉米地里浇水,他说就为少一点支出,才自己多干点儿。“土地流转规模不是越大越好,200亩家庭农场模式最为合理。”他说这是在实践中得出来的观点。
合作社采取三种经营模式
在孟州,张胜利是个名人,他种粮是行家里手,产量总比别人高。2011年,他创下小麦亩产728.9公斤的纪录,被评为全国300名种粮大户之一,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奖励东方红拖拉机一台。他又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他成立的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000农户致富,种植面积达2万亩,辐射周边10余个村。
这家合作社采取了三种经营模式,一是集体土地流转方式,以村、小组或者联户流转土地,推进规模经营;二是入社农户自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以家庭农场模式经营,各自管理自己的流转土地;三是实行订单农业,统一管理,分散经营。这三种方式,张胜利认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最合理、易推行。
流转土地种粮利越来越少
经过几年的经营,张胜利也在土地流转中受益。他自己流转农户土地800亩,年收入近20万元。他说土地流转的好处在于连片规模经营,好管理,降低成本,这几年也赚了钱。“但现在不行了,地价年年攀升,劳动力成本太高,一个劳动力干一天需100元工资还不好找,一年仅这一项开支就几十万元,且不利于精耕细作,流转土地利越来越少,辛苦干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张胜利说,流转的土地收益比分散经营的土地每亩高出100元左右,可投入粮食生产风险太大,遇上火灾准赔。
于是,张胜利将自己已流转的800亩土地,拿出300亩提供给省农科院作为优质小麦种子培育基地,培育出的优良种子供合作社社员使用,他尽可能减少流转的土地。他说:“这样是从现实出发,没办法呀。”
家庭农场是今后发展方向
张胜利说:“实践证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今后发展方向,家庭农场以200亩为宜,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销售,这样经营有利于粮食增产增收,有利于连片规模经营,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精耕细作。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风险小、回报率高。”
在张胜利管理的合作社里有社员50多户,每户流转土地100亩、200亩、400亩不等,实行的是家庭农场管理模式,用工负担小,易精耕细作。
张胜利说今后要向家庭农场模式发展,发动辖区农户加入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推进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模式经营流转土地,可保证种粮积极性。
□本报记者马如钢通讯员李霞王秋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