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的女儿 高希希《光荣岁月》求创新 谈起女儿铁汉柔情
三年拍戏连轴转《历史的天空》后再拍革命历史题材剧———《光荣岁月》VS《历史的天空》不谈超越只求创新
《历史的天空》既是高希希的成名作,也开创了一股新型革命历史题材剧潮流,让之后的《亮剑》等大批剧目火热荧屏。因此,时隔四年高希希再次涉足同类题材,最被关心的问题自然是《光荣岁月》能否超越《历史的天空》?
“这类戏再往下拍最害怕的是它的雷同性”,面对《光荣岁月》和《历史的天空》,高希希考虑的并非谁超越谁,而希望用自己四年的积累,赋予革命者意念上的新高度,创造一个明显区别于“姜大牙”的革命者形象“苑志豪”。
一次偶然,高希希看到燕燕小说《去日留痕》,从作者父亲母亲的一生看到国家社会的变迁,其父母走过的六十年正好也是中国革命风风雨雨的六十年。最吸引高希希的是,小说里的这对“父母”不是草莽英雄而是高级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自觉投入革命,高希希认为这就解决了今天面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雷同”问题,“我们对中国革命大的概念是农村包围城市,文化低、行为粗鲁的革命者形象大量充斥在荧屏上,《光荣岁月》的主人公,恰恰是有文化知识投身革命,历经历练,九死不悔。
”
2003年,导演高希希凭借《历史的天空》以黑马姿态进入中国观众视野。四年来,《搭错车》、《真情时代》、《新上海滩》、,高希希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收视率与口碑俱佳的热门剧。眼下正在紧张拍摄的《光荣岁月》,是其第二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主演是陈建斌和朱媛媛。日前,《光荣岁月》拍摄过半,高希希率领剧组从山西杀回北京怀柔,记者在剧组对其进行了专访。采访中,一向“铁汉”气质的高希希透露了很多心里话。
■陈建斌比《结婚十年》时更加成熟
熟悉高希希作品的观众不难发现,他喜欢与“用惯了手”的演员合作,孙俪(最新动态、个人档案)、邓超(最新动态、个人档案)、殷桃、李雪健等均被其多次委以重任。他承认一是彼此了解,二是老觉得前一部戏对其挖掘还不够。
《光荣岁月》的男一号陈建斌,2002年在两人合作的第一部戏《结婚十年》中就一鸣惊人,“《结婚十年》里陈建斌‘初出茅庐’,有些东西还不够成熟。他经过五年历练提高了许多,我就把《光荣岁月》这样一部大戏压在他身上,他面对人物、事件的理念果然很不一样,把握得非常好。
”有一场戏在陈建斌激动地说完一大段台词后,高希希的眼泪哗地就下来了,“陈建斌的表演不只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这就是演员的魅力。”高希希对朱媛媛的表演也很赞赏,称特别具有震撼力、非常饱满,“一部戏有主要演员带着,气场一下就出来了。”
■电视剧创作不应把个性变成八股
高希希是现役军人。很多人喜欢他正是因为其作品里充盈着饱满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面对残酷人性也总能用亮色的人文精神化解掉。高希希认同这一点,“军人身份使我潜意识里面对人生的态度不同,即便《幸福像花儿一样》这种题材,我还是想找到人物的内在精神,第一场戏杜鹃他们在后台起的冲突,我就设计成对军人本质性问题的追问: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英雄?这种角度会跟其他导演不一样。
”高希希透露,《光荣岁月》他有个大胆的打算,即用《国际歌》做主题歌,“革命者骨子里的浪漫情怀逐渐缺失了,现在谈这个,别人会觉得你假崇高。电视剧创作很大的问题是把革命者个性化的东西变成八股,一根筋表现主旋律,主旋律的精髓反而都没了。”
高希希自我总结拍戏立足于十个字:“养心更养目,目及而道成。”而观众认可的“浪漫情怀”同样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他母亲的家族是音乐世家,父亲是画家,高希希毕业于浙江美院,之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转行导演。
“我的父亲不愿意我成为画家,反而希望我成为导演。他认为我做画家的条件不成熟:画家有一阶段必须成为苦修行者,这种耐寂寞的心态我有,但不够;由于家庭原因我从小有音乐和绘画基础,又有很好的戏剧理念,他觉得这三点是构成一个好导演的必备因素。
父亲对我说,你画的连环画就是很好的分镜头,可以比其他导演更主动去完善场景。”高希希现在拍摄电视剧保持了画分镜头的习惯,遇到六七架机器一起拍征战场面,怕意思传达不清楚就上手画图,每个角度的画面切分都明明白白,“保证1000人攻打■下半年之后转攻古装戏
业内把高希希封为“全能导演”,他的作品题材多样,现代剧、年代剧、翻拍剧都有,且收视率极高,唯独没拍过古装戏。不过他透露完成《光荣岁月》后将再拍一部张恨水小说改编的《纸醉金迷》,从今年年底到2008年就将转攻古装戏,已经确认的是11月或12月开拍《花木兰》,2008年6月后有两个清代戏正在考虑,其中一个是努尔哈赤。
不过,高希希否认涉足古装剧是刻意“填补空白”。“我并非为了没拍过的类型一定要拍,吸引我的题材首先要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强烈的人物个性。”谈到如何驾驭各种不同类型、题材的电视剧,高希希认为关键是解决其中共通的东西,比如人性支点、浪漫情怀,同时要跟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结合。
在即将挑战的古装剧领域,高希希同样有“野心”,“要拍的肯定跟现在的古装戏不一样。《花木兰》我要讨论这个人物的成长,把中国古代战法战术重新糅进来。我想让观众看到这个女孩如何利用智慧在军中赢得尊重和信任。”
面对观众对“高希希作品”标签的期待值与日俱增,高希希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说来别人都不信,每次新戏开拍前我都要战战兢兢,人家开玩笑说你都应该是‘老油条’了怎么还会这样,但是没办法,每次都是新开始。再说还有这么多投资像赌博一样压在身上,担子越来越重。”
■对家庭生活的忽略有“犯罪感”
作为国内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电视剧导演之一,高希希已经三年连轴转不间断地拍戏,2006年更是接连完成了《真情时代》、《新上海滩》、《男人底线》、《甜蜜蜜》四部大戏。对待高强度工作,高希希的感受有些出人意料:“我跟别人不一样,工作中有疲惫感的时候少,反而是休息下来会有疲惫感。
我的业余生活只有两大爱好,一看书,二看碟,再没有别的了。我家里有个大影院,音响都装得很极致,那是我最私人的空间,家里人都不进去,我有时间就喜欢在里面呆着。
两年来只带孩子去三亚度了次假,呆了三五天就感觉不对,觉得这不是我的生活。可能在摄制组呆惯了,一帮人跟着你,一下安静了反而不自在。”高希希说,现在没法像常人那样休息,母亲老批评他,可是一旦完全闲下来会有种被社会抛弃的心理,老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有待提高,没资格闲着。
与此同时,对家庭生活的忽略总让高希希有“犯罪感”,好在他的爱人也干电视这一行,能理解这份工作的性质。高希希感觉最亏欠的是五岁的女儿,她出生时自己就没在场,那天高希希从天津片场匆匆赶回北京,签了字就走人,等到再回来女儿已经满月。
聪明的女儿已经发明自己的办法来“惩罚”爸爸———高希希带着心疼的口吻抱怨,“她从来不接我电话,除非我人亲自到。”他偶尔会带女儿来剧组看,但不愿意女儿进入这一行,“她应有更好的生活选择,这个领域的竞争淘汰太残酷。”过去,每个画面都有,不会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