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格尔朝克图 【“70”我想说】那顺德力格尔:马背上的翻译家
89岁高龄的著名蒙古族翻译家那顺德力格尔,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舍命译书,九死不悔,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蒙古族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学作品,让蒙古族文学在中华文化殿堂大放光彩。
那顺德力格尔,1929年出生在科尔沁草原的一个牧民家庭,祖上是黄金家族。1939年,他边放牛边读书,念完初小。1949年,他作为内蒙古骑兵战士,在白马团方阵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1959年,他翻译出版一批汉译蒙作品。
1989年,他创办国内第一个蒙译汉民间公益性机构——昭乌达译书社,让大批蒙古文瑰宝第一次汉译面世。1999年,他获得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翻译奖。2009年,他主编的4套12部《历代蒙古族文学作品选》出版。丛书包含从成吉思汗时代至今9个世纪以来的蒙古族文学精品,为丰富多民族的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独特贡献。
在战火中坚持学习
1929年,那顺德力格尔出生在内蒙古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胡四台东村。他自幼丧母,由奶奶努恩吉雅抚养长大。奶奶看孙子聪明,拎二斗秫米,送他读私塾。私塾先生嫌米少,收他当了旁听生。塾上共有4名富家子弟,坐在八仙桌的四面,他站着听课,学会用蒙古语、满语和日语背诵三字经和大学章节。一年后,他半年放牛赚学费,半年读新式学堂。1939年初小毕业,粗通文字。
1947年2月,那顺德力格尔加入解放军四野内蒙古骑兵二师,成为高举马刀冲锋杀敌的骑兵战士,经历过辽沈战役和剿匪等大小20多场战斗,见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大场面。1948年2月,他所在的部队攻打沈阳,从西北角的塔湾方向攻城。
当年他第一眼看见这座塔时,一发炮弹在队伍里爆炸,他眼前七八个战友连人带马瞬间消失,只剩下衣服碎片和肠子在电线上飘荡。他所在的十三团一连指导员白依拉有文化,蒙汉兼通。他让那顺德力格尔担任连队的文化教员,写标语、教唱歌。
那时,骑兵二师除了一位兽医之外全都是蒙古族官兵,谁都不懂汉语文。白依拉教写汉字——革命、人民、解放、中国, 这是那顺德力格尔第一次学习汉字。他把指导员拟的汉字标语写满了所到之处。部队在村庄宿营,别人找粮食做饭,那顺德力格尔跑到老乡家,蹲在灶坑前刮锅底灰,掺水搅成墨汁, 在山墙上写标语。
那顺德力格尔跟指导员学汉字,功夫到了,水滴石穿。他在战斗间隙已把《云泽的历史》(云泽即乌兰夫)由汉文译成蒙古文,油印发放全团官兵学习。这本书实为内蒙古革命史的简编本。战争年代,那顺德力格尔除了作战,还写新闻稿投给师部的油印报纸《铁骑报》。辽沈战役结束,那顺德力格尔荣立三等功。
白马团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7月,内蒙古骑兵组成白马团驻扎北京郊区训练,准备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阅兵式要求战马行进的步幅整齐划一,官兵们为此费尽了劲。在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几百匹白色的战马果然走出一致的步伐。骑马背枪的那顺德力格尔接近天安门城楼时,怕马走错了步伐,不敢看城楼上的领袖们,汗把军服都浸湿了。
建国后,那顺德力格尔到昭乌达军分区和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工作。1952年,解放军在全军开展"向文化进军"运动,那顺德力格尔拼命写作翻译,作品发表在地方和军区的报刊上。他在"向文化进军"中荣立三等功,诗歌《银色的白马》获得征文奖励,并在这一年加入共产党。
1959年,他参与翻译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松树的风格》等文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有人开玩笑说他将要成为"翻译家",他以此为目标,在这条路上疾步前进,一口气翻译出版《穿山过海跨沙漠》《破除迷信为什么》等七八本书。
1962年,那顺德力格尔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学习使用蒙古文蒙古语"唯一的一等奖。那时,他正年轻,面庞英俊,身体强壮。转业到地方,准备在文化事业上干出一番名堂。
翻译是他生命的源泉
1969年,那顺德力格尔患病,他妻子乌云高娃为他治病、照顾他的生活吃尽了苦头。乌云高娃建国前14岁参加革命,是公认的贤妻良母。她说只要自己活着就绝不放弃。经过反复治疗,那顺德力格尔的病情转好,又开始翻译。
他找到一本韬奋所著《患难余生记》,每天用汉文抄几十个字,译成蒙古文。一译书,那顺德力格尔心情变好,能安静地待在家里,仿佛文字里藏着他生命的源泉。他把作品里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用蒙汉文对照写在宽宽窄窄的纸条上,夹进原著里。纸条太多书里夹不下,他把纸条按顺序贴在稿纸上,厚厚的几本,摞起来一尺多高。对翻译的渴望让那顺德力格尔的病情得以缓解。
1972年,那顺德力格尔进入昭乌达盟五七干校。他身戴钢背心(301医院为他订制的躯干矫正器,钢箍条像桶一样包裹躯干,支撑胸椎腰椎)不能弯腰干农活,于是得到一个差事——赶驴车上五里外的校部拉饮用水。
干校的人看他坐在小毛驴车上,拿一根树棍当鞭子,在起伏的沙丘道路上缓行,管他叫驴(旅)长。天气好,他拴好驴车,用树棍在沙子上写字。写完蒙古字写汉字,他怕忘掉字。忘了字,人生就没希望了。他心里想一句话,先写汉文,译成蒙古文再写一遍。他每天的任务是上下午各拉一趟水,其余时间在沙丘上写写划划。
1979年,他把蒙古文的长篇小说《成吉思汗的故事》译成汉文在文学杂志《百柳》上连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在国内刊出的成吉思汗传记。接下来,他把《昭乌达民歌》《喀喇沁婚礼》《蒙古族民间故事选》等三部书由蒙古文译成汉文在群众出版社和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他主编的《蒙古族情歌选》在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改革开放初期,想翻译蒙古族文学作品,寻找资料很难,连一本辞典都不好找。要想收集、整理和翻译一本书全靠锲而不舍的笨功夫。那顺德力格尔译文的字迹一笔一划如刀刻绳勒,他的部分手稿现今已被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成吉思汗博物馆收藏。
创建昭乌达译书社
1987年,那顺德力格尔因病提前离休后,他"异想天开"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蒙古文翻译汉文的公益性机构——昭乌达译书社,搜集、整理、校勘、翻译和出版蒙古族文学作品。昭乌达是蒙古语"百柳"之意,译书社只是个说法,他觉得自己有选题,不如译书社有选题更正规。
他顺理成章成了社长,社员是他老伴乌云高娃和家人,无偿打理社内各种杂务——校对、抄稿、跑印刷厂等等。刚开始,没有办公场所、没车辆经费,连信纸信封都没有,只有社长这个崇高的荣誉职务。
社长确立选题后,动员亲朋好友四处搜集蒙古文学作品资料,汇总到译书社,具体说是他床铺上,床就是他的办公桌。几麻袋资料,来自内蒙古各盟市和新疆、青海以及更远的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等使用蒙古文的地区和国家。
那顺德力格尔逐一审阅这些蒙古族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民间文学,编辑分类,搭建一个班子把它们译成汉文,他担任主编并翻译部分作品。他们像蚕一样吃掉这些残破泛黄的庞大资料,化成锦缎。1989年,赤峰市政府给昭乌达译书社划拨两个编制,给那社长配备了大学毕业生助手朵日娜,昭乌达译书社的工作进入快车道。
出书的困难不光在编辑翻译,更挠头的是没有经费。钱来之不易,要花在刀刃上。除电话费,那顺德力格尔不收取工资补贴,家里还搭进来不少钱。译书社的账由政府机关代管,每一分钱花得都清清楚楚。那顺德力格尔到北京等地联系出书或查资料时住在地下室,吃方便面。
沉重的书稿由他十几岁的外孙阿如汉背负。他到萧乾、牛汉等名人家里约稿,手上拎的5斤苹果是自己掏钱买的。萧乾看那顺德力格尔这么大年龄,从内蒙古坐硬板火车来到北京约稿,挤公交车找到自己家里,衣服都湿透了,连称太不容易了。国内从事蒙古文学创作的作家们多数认识那老师,他们喜欢这个纯真、顽强、热爱自己民族的老人。
昭乌达译书社从1987年成立到1999年,陆续出版由那顺德力格尔主编的"苍狼文丛",即《北中国情谣》《马背上的柔情》和《黄金家族的守望》3本书。"新时期蒙古族文学丛书"包括《静谧的秋夜》《母亲的歌声》《遥远的草原》3本书。
这两套文丛收录了上至13世纪黄金史诗成吉思汗训辞,下到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创作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和文艺评论,用汉文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家出版社出版。出书后,赤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研讨会,著名诗人牛汉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赞这些作品"时间上纵横古今,地域上广致海内外,除了文学价值,又具备历史的、民族的以及文献的价值,全方位反映蒙古民族深层次的风貌"。
为此,昭乌达译书社开创了好几个国内第一:第一次把蒙古族作家母语创作的作品成规模译为汉文,第一次由出版社用汉文公开出版,第一次把蒙古族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汇集出版,第一次用汉文出版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1999年7月,那顺德力格尔获得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翻译奖。2010年,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出版杰出贡献奖"和一枚金质奖章。
2009年建国60周年前夕,昭乌达译书社翻译出版《敖包文丛》等3部书,终于完成4套12部的《历代蒙古族文学作品选》。其中收集蒙古族由古至今340位历史人物、作家诗人与民间艺人的580篇(部)作品,填补了蒙古族古代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用汉文翻译出版的空白,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属于首创,具有划时代意义。
专家们认为这12部文集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具有总结性、标志性和经典性的价值。这一年,那顺德力格尔81岁,他以传奇经历完成了漫长的文化苦旅,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九死不悔,奋斗终生 。
唯爱红茶与荞面疙瘩汤
那顺德力格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不是蒙古族就是汉族。他深感民族文化不能关在屋子里自己鼓捣,理应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亮相,使之具备历史意义。他刚开始蒙译汉时,有些蒙古族同胞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蒙古文学作品翻译成汉文?连国家翻译局和民族出版社都在把汉文作品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你这是干嘛呢?那顺德力格尔认为,汉语文是华人文化圈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文字,蒙古族文学作品汉译出版,是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民族,这难道不重要吗?所有的尊重,都来自文化的尊重。
没有翻译出版,就没有共享交流,蒙译汉更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那顺德力格尔原来胸椎腰椎骨折直不起腰,经过30年出书奔波,腰竟然挺直了。他40岁患肺病确诊为支气管粘连也好了。举凡他得过的病——脑血管痉挛、冠心病、精神分裂症如今一一康复。他一气能唱五六首蒙古族民歌,支气管怎么会粘连呢?这位眼瞅跨90岁门槛的老骑兵战士不养生、不健身、不吸烟喝酒,唯爱红茶与荞面疙瘩汤, 而最爱是译书。
他黑发浓密(只白三根),牙齿只掉一颗。每天早上,他习惯性地盘腿坐在床上埋首读书,左右放三四本辞典,一整天不挪窝。
现在最牵动他的事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了,他想去呼和浩特看看首府新貌。今年正好是他参加革命70年, 他时不时地也会想起一起穿越枪林弹雨的战友,想念指导员白依拉和连长罗宝,还有他那匹白色带一点杂毛名叫"夏日拉咩绕"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