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超事迹概括 金牌工人许振超
在体育界,屡屡夺金牌破纪录的运动员被称为金牌运动员。在企业里,精通技术、不断创造世界纪录的工人被称为金牌工人。 ——题记
一个普通的初中毕业生,却成了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一个普通工人,却主持编写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教材;一个普通的作业队长,却主持建立了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
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金牌工人"。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当工人就得干一行爱一行。你干着这一行却不爱这一行,那算什么好工人。"许振超当工人时就这样要求自己。
许振超195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学开始,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考清华、北大,成为一名科学家。1967年初中毕业,"文革"使他的大学梦破灭了。在痛苦和彷徨中,"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重新激励着他捧起书本。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当上了一名码头工人。从上班的第一天起,许振超就把学习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别人下了班在一起凑热闹,他却抱着借来的旧教材,躲在一边读书、做笔记。当皮带机电工,他努力学习电工知识,看设备图纸,逐渐掌握了电工技术。当门机司机,他把队里的技术书都看遍了。
为了学知识,练技术,许振超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个星期天,妻子许金文在厨房里用高压锅做饭,临时有事外出,便嘱咐老许扣好锅盖。他正忙着查桥吊驾驶资料,答应一声起身把锅盖扣上,放上安全阀,又坐下继续查。爱人很快回来了,刚进厨房,只听"砰"的一声,高压锅盖把抽油烟机砸扁了,又把墙壁砸了个洞,还差点砸到妻子身上。原来,许振超忙于自己的事情,锅盖只扣了一半。
许振超有一个小红本子。第一页最上面写着:门机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故障。题目下工工整整地列了30多个问题。再往后翻,就是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和手绘的电路图。这些笔记和电路图是分很多次写成的。特别是几页带图的笔记,右下角都翻烂了。
由于时间太久,小本已经泛黄了。他的妻子笑着说:"别看它普通,这可是我和振超的定情物。"原来,1975年许金文得了市北区职工运动会女子百米冠军,这个本子就是奖品,送给了许振超。她回忆说:"这是第一次郑重地送他礼物。那时虽然社会上流行‘知识无用论’,可他喜欢学习。"
许振超用自己最珍爱的礼物记录了最热爱的知识。两年多时间,他解决了开门机时遇到的主要问题,答案和心得就全写在这个本子里。
当了桥吊司机后,他开始钻研桥吊电路图。有一次,老岳父病倒了。每天晚上,他去医院陪床时都随身带着电路图,等病人睡了,便到病房的走廊里,蹲在灯下苦思冥想。
从上世纪70年代开门机,到上世纪90年代开桥吊,再到新港区主持现代化大型桥吊的安装,机器的价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变成了几千万元,技术也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许振超靠初中生的教育底子,完成了艰难的知识更新。
"当工人就得有绝活"
许振超有句"口头禅",就是"怎么不行"。钻研新技术,有人担心完不成,他总是一句话,"怎么不行",便默默无闻地干开了。
"无声响操作"是桥吊操作的最高境界,过去从来没有人提过。一些老司机说,铁碰铁,哪能没有动静,简直是天方夜谭。再说,如果光追求无声响,肯定会影响装卸效率。许振超不服气:"有的锻工操作气锤擦着鸡蛋皮而过,鸡蛋却丝毫未伤,我们怎么不行。"
说干就干,他自己先练了起来。一个集装箱哪怕是空箱也有十几吨重,再加上十几吨的吊车,至少也有三四十吨重,把这样一个大"铁疙瘩"抓到70多米的高空再放下来,有时还要放到船底八九层深,不出大声响,难度可想而知。许振超一遍一遍地练,仔仔细细地摸索,终于攻下了难关。有人形容许振超开吊车是"举足轻重"。
后来,许振超组织有经验的老司机,把比较关键的起、落勾环节,逐个进行分析讲解,亲自驾机示范,打消了老司机的顾虑。接着,他在所有的司机中进行推广,让老司机带领大家认真练习,反复体会。时间长了,大家从过去的眼到、手到,发展到用心去领会活儿应该怎么干,不但实现了"无声响操作",装卸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无声响操作"不仅成了许振超的杰作,也成了青岛港的操作标准,成了青岛港的独创。
正是凭着一股拼劲和执着,许振超才把常人眼里不可能的事办成了。那句"怎么不行"的"口头禅"也成了队友们的主心骨,只要他反问一句"怎么不行",听在大家的耳朵里逐渐成了"一定能行"。
从初出茅庐的普通工人到人人称道的技术大拿,许振超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了这一转变。十多年间,许振超掌握的绝活就有十多项:
———"一钩准":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一钩矿石"走"来,稳稳地落在车厢内,基本没有撒漏。
———"一钩净":一抓斗散粮(沙)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无一撒漏。
———"无声响操作"。
——— "15分钟排障":迅速排除桥吊故障,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技术能力的标志。许振超锁定"15分钟排障"这一世界目标,不断探索,积极攻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解剖每一个运行单元入手,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病除"。目前,从接到故障信息,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已缩短到15分钟以内。
许振超说:"咱是工人,当不了科学家,但必须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
十几年来,许振超不仅自己创出了许多绝活,同时也带出了一支会干绝活又能创新绝活的团队。有了许振超们的青岛港,终于有了同国际一流港口竞争的本钱。
"爱一行精一行才是优秀工人"
有一件事让许振超刻骨铭心。
当时他负责开的青岛港惟一一台桥吊坏了,而厂方上海港机厂也束手无策。因为机器核心的电力拖动系统是瑞典BBC的,只有请外国专家。洋专家在青岛港呆了12天,青岛港就花了4.3万元的维修费。
这对当时还在困顿中的青岛港来说是一笔奢侈的开支啊。许振超为此心疼了好几天。他想,我们能不能自己修桥吊,不用洋专家。但当他试着向洋专家请教时,人家耸耸肩,走了。
这白眼让许振超意识到,桥吊司机光会开还远远不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自己学会修桥吊,做一个真正的桥吊大拿!
有人对许振超的想法不以为意:你一个初中生,别做梦了。这话也不过分。高达70多米、重达700多吨的桥吊,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的运作至少包含6个学科的知识,即高压变配电、高压电缆运行管理、起重类专业知识、工业控制机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外语等等。即便一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能够处理一般故障,至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许振超不服气,就像着了魔一样的学习。学机械,学外语,学电气自动化……而最令人吃惊的是,他居然想要用桥吊上的模板倒推电路图。当时桥吊上最核心最难懂的就是瑞典的BBC电力拖动系统。
掌握这个系统必须要有完整的电路图。有了这张图,就等于解剖了桥吊的全身电路神经,处理起故障来,显然轻松多了。可是外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尖端技术,造机器时只给用户一张简图。所以,就连上海港机厂的专家也吃不透这套系统。
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每天一下班,他就揣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遨游在"模板世界"里。这不仅是对一个人体力、脑力的挑战,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一张模板只有书本大,正反两面就有2000个焊点。金色的线路只有在强光下才能分辨。
为了看清它,老许架起玻璃板,在下面放上个100瓦的大灯泡,然后把线路板放到玻璃板上面,一点点把线路绘下来。这2000个点怎样连,学问就更大了。每个点、每条线,他都要用万用表试了再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原件,才能试通一条路径。
在弄清了BBC的电路原理后,许振超又把眼睛盯在了美国GE电力拖动系统上。GE的模板推理和拆装更为复杂。为了倒推这块板子,许振超整整耗费了两年时间!有一次,为了一根信号线他查了一个多星期!
从瑞典的BBC到美国的GE,他前前后后用了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摸遍了青岛港十几台桥吊的电路神经。当上海港机厂的专家得知老许解剖了桥吊电力神经时,连连惊叹:了不起。
2003年3月24日晚,青岛港明港码头5号桥吊"趴活"了。许振超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在张紧液压站跟前站住了。他指着右边的一个阀,肯定地说"换掉它"。十几分钟后,机器恢复正常。工人们伸出了大拇指:"神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使许振超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桥吊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