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与李元昊 赫连勃勃与西夏李元昊是什么关系?
赫连勃勃与西夏李元昊没有什么关系,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唯一的联系见下文,这涉及到我国西北在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地方。
赫连勃勃建国大夏,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之所以叫夏,是因为中国古籍记载匈奴是夏后氏的后裔(《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而赫连勃勃正是南匈奴单于的苗裔。
古代以“夏”为国号的政权众多,为了区分,因此史家和后人称赫连勃勃所建之夏为赫连夏,又称为胡夏。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拓跋鲜卑)的属国吐谷浑俘其子也是赫连夏的末代国君赫连定为止,存在了25年,算是一个短命的政权,但在其都城统万城所在地,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统万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子村,北魏灭其国后,先改统万城为统万镇,不久即改为夏州,治岩绿县。隋改置朔方郡于此,唐复为夏州,此地之所以被称为夏州与赫连夏的国名有关。
唐朝中和元年(881),原为夏州偏将的党项人拓跋思恭据宥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自称刺史,后又占据夏州,帮助唐王朝讨平黄巢起义后,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
所谓定难军节度使,原先就称为夏州节度使,领夏、绥、银三州,兼领宥、盐二州,管辖范围大约涵盖今陕西绥德以北、宁夏东部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南部等地区,也被称为盐夏长度使。
从此,在此地世代割据相袭的党项贵族首领即以定难军节度使和夏国公等称号号令部属,对外交往。
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是为西夏(西夏是因其地理位置在宋朝的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后世史家遂沿用这一称呼)。
李元昊的大夏国名从李元昊的本意来看并不脱胎于赫连夏,事实上,李元昊因为本姓拓跋,向宋朝递交的文书中自高身价的说法是说自己是北魏皇族后裔(所谓““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而北魏拓跋氏和赫连夏的铁弗部赫连氏本是世仇,赫连夏的国运短促、名声又不好,李元昊并不想和它有什么关系。
但是因为统万城的地名夏州是因为赫连勃勃的大夏得名,党项贵族首领又以夏州起家而起国号为大夏,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大夏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联系。
也因此,赫连勃勃与西夏李元昊虽然八竿子打不着,但草蛇灰线还是有一些微弱的联系。
宕开一句,宁夏的得名实际也与西夏有关,那追溯上去,也和赫连夏这个名称有关。
要之,所有这一切名相都出自于407年赫连勃勃根据《史记》等历史典籍的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