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作品 张季鸾写作特色评析——以其代表性社评为例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本文从报界宗师张季鸾的三篇代表性社评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重点阐述了张季鸾在立论.立意和论证方面的写作特色,希望能对今天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新闻评论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关键词:张季鸾;社评;写作特色[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92-01张季鸾(1888-1941),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政论家,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其社评谱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璀璨的一页.本文以张季鸾代表性社评为例,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蕴藏其中的思想光辉.

摘 要:本文从报界宗师张季鸾的三篇代表性社评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重点阐述了张季鸾在立论、立意和论证方面的写作特色,希望能对今天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新闻评论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张季鸾;社评;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92-01

张季鸾(1888-1941),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政论家,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其社评谱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璀璨的一页。本文以张季鸾代表性社评为例,分析其写作特点和蕴藏其中的思想光辉。

一、立论紧跟时政

我国一向有文人论政的传统,从两汉、宋代的太学生,到戊戌维新前后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是这个传统和作风的线索。[1]但是,这类政论文章往往更专注于经世治国的"大道",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现代新闻评论相比,不免缺乏时效性,感触也并非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而发。

而张季鸾写作社评则非常重视文章的时效性和新闻性,评论的新闻事件大多都发生在"昨日",或者"前日",并习惯在首段首句就把该事件简要介绍出来。

以社评《最低调的和战论》为例,这篇文章的评论对象是两则发生在"昨日"的日方消息:"欢迎第三者调解"和"东京已准备八十万人的游行庆祝,预备于占领我首都之日举行"。这两则消息分别预示的日本态度的矛盾性,让张季鸾得出结论:敌人是在玩弄辱没中国,期待调解毫无意义,以此"两面派"做法为评论依据展开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而张季鸾发表评论紧跟时局变化也符合抗日战争时期局势动荡的客观要求。当时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到处散布"亡国论"及和谈谣言,企图瓦解军民抗战斗志。《最低调的和战论》一发表,和谣破产,坚定了当局的抗战决心。[2]由此可见,增强评论文章的时效性对发挥报纸舆论导向职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立意独特新颖

立意是一篇社论文章的灵魂,"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所以哪怕是针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写作的评论文章,立意不同,有的就可以让人豁然开朗,过目不忘,有的则读来味同嚼蜡。

1941年,王芸生探病张季鸾。面对敌机轰炸的惨状,王芸生徒生哀叹,觉得新闻评论终是空言。突然间,本已极度虚弱的张季鸾拥被而起,兴奋地说:"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叫《我们在割稻子》。"[3]整篇文章热情洋溢,连续的感叹号一扫连日的阴霾。"敌机尽管来吧,请你来看我们割稻子!抗战至于今日,割稻子实是我们的第一等大事,有了粮食,就能战斗!"

面对战事失利的困境,张季鸾能不像一般人一样陷入悲观情绪,指责政府,而是另辟蹊径,从"割稻子"这种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农忙图景切入,把一代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战士气,除了要靠思维上的创造更离不开长期报刊工作磨练出的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把握。

三、论证缜密有力

评论家范荣康强调:"新闻评论的论证过程,也就是逻辑推理过程。"[4]张季鸾的文风趋向朴实无华,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缜密。

以他颇负盛名的社论《蒋介石之人生观》为例。在开头,文章就引用蒋介石公告中的"一则谓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再则谓确信自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明确了评论对象,然后发表观点"俾天下青年知蒋氏人生观之谬误",简洁凝练,无一字可易。

接着,文章主体分两个段落,依次批驳蒋介石之"一谓"、"再谓"。笔锋辛辣之处,张季鸾以"若谓恋爱不成,则人生一切无意义,是乃专崇拜本能.而抹杀人类文明进步后之一切高尚观念.或者非洲生番如此,中国不如此也。

"论证恋爱与人生意义无关,精准直接,令人拍案叫绝。之后,张季鸾再次引用事实作为举例论证的素材:"太史公受腐刑而作史记,成中国第一良史,美国爱迪生,一生不娶,发明电学,裨益人类"。两则事迹一古一"今",一中一西,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说服力,且张季鸾并未为卖弄学识选用生僻典故,而是以通俗易懂为上,尽力发挥新闻评论指导大众的社会作用。

在太史公和爱迪生使文明得发展,使科学得进步的人生追求的对比之下,蒋介石的言论立刻显得幼稚至极,引人发笑。

第二部分,张季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蒋介石的演讲内容"出兵以来,死伤者不下五万人"做依据,如果有美满婚姻才能顺利进行革命,那么又为什么要用战争毁灭五万将士"人生的意义"?如果蒋本人需要和宋美龄的美满婚姻才能专心于革命事业,那么国民党政府工作的重心岂不是要为百万军人和官员谋姻缘?这显然不合道理。蒋介石的宣言不攻自破,而张季鸾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流态度更是跃然纸上,引人神往。

笔者认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新闻评论工作由于需要更丰富的专业素养,更广博的学识积累,更深刻的见地和更高远的目光,成为了我们发展的"蓝海"。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张季鸾的新闻评论虽也显现出其不足之处,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J].张丽萍.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2][3]《张季鸾与<大公报>》[M].王润泽.中华书局.2008年8月北京第一版.

[4]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新闻评论的论证[J].范荣康.新闻战线.1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