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和张自忠 宋哲元一念之差毁灭二十九军

2019-03-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七七事变的消息一传到关东军司令部,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植田谦吉(大将)就立即命令在满洲国西南部一带担任"国境警备任务"的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迅速集结到满华国境线一带,以备不测.空军主力则集结于锦州.山海关一带待命.9日晚该部就已经在承德.古北口一带完成集结.同时朝鲜军也开始集结,并表示随时增援.宋哲元和张自忠 宋哲元一念之差毁灭二十九军图注: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植田谦吉但是,日军深知那个"支那"驻屯军还是太过薄弱,故而应尽量离间宋哲元和蒋介石的关系为上策.日方巧妙利用了

七七事变的消息一传到关东军司令部,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植田谦吉(大将)就立即命令在满洲国西南部一带担任“国境警备任务”的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迅速集结到满华国境线一带,以备不测。空军主力则集结于锦州、山海关一带待命。9日晚该部就已经在承德、古北口一带完成集结。同时朝鲜军也开始集结,并表示随时增援。

宋哲元和张自忠 宋哲元一念之差毁灭二十九军

图注: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植田谦吉

但是,日军深知那个“支那”驻屯军还是太过薄弱,故而应尽量离间宋哲元和蒋介石的关系为上策。

日方巧妙利用了宋哲元的夹缝心态,散布谣言,说蒋介石这次抗日是假,趁机收编二十九军是真。这些“情报”令宋哲元大为不安。

宋哲元和张自忠 宋哲元一念之差毁灭二十九军

由于宋哲元和二十九军主要将领们的集体错误判断,以为芦沟桥事变只是双方下级单位的地方摩擦,以往也不是没发生过,完全可以就地解决。最棘手的对手还是北上来抢地盘的中央军,故而宋哲元对之颇多迁延、抵制。华北各机场也未能及时做好地面接收工作,以致我军的北上大受干扰。

宋哲元和张自忠 宋哲元一念之差毁灭二十九军

7月15日,宋哲元又在公开场合表示,卢沟桥问题只是小事一件,目前已得到合理解决,二十九军感谢国民以抗战名目募集的捐款,但已无接受必要。

至于那300万颗子弹,自然同样无人去接受。

私下他又两次致电庐山的蒋介石,希望中央军能暂缓北上。他先是反对孙连仲部进入河北省境,接着又不允许该部越过保定,进入平津地区。为什么呢?因为不需要!

图注:发表庐山讲话时的蒋介石

何应钦早在数日前就下令,“各省保安团队,演习维护后方交通之勤务”;“津浦路北上(运兵)列车,应不露痕迹”;“可通知粤、桂、川等省部队准备,必要时抽调部队北上”;“必要时发动绥东之战争及察北伪军之反正”;“必要时令中共军队出绥东进内蒙,以扰敌之侧背”。

待到他看了宋哲元的15日讲话后,情急之下,于当天急电宋哲元,提醒他注意:“日人效一二八故事,先行缓兵,俟援军到达,即不顾信义,希图将我廿九军一网打尽。形势显然,最为可虑。望即切实注意……”

事实上,就在同一天,关东军开始组建临时航空兵团,本土的十八个航空中队(相当于本土航空兵力的半数)也开始向南满集结。朝鲜军的第20师团动员完毕,开始以铁路运往天津。原教育总监部部长,新任支那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也制定好了收拾二十九军的作战计划。16日,日军的王牌部队--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由公主岭(11日夜)经热河承德(13日),过古北口,抵达密云。

17日,何应钦致电宋哲元,称据情报日军第5、第6、第10、第12、第16五个本土师团,以及驻朝鲜的第20师团,已动员并出动,同时征调30余艘商船运兵。关东军之增援部队亦铁、公路并进,铁路运输者“当已在一个师团左右”,沿公路进发者亦“数千人”,“一二八之役,可为前车。

”故“望兄等一面不放弃和平,一面应暗作军事准备,尤其防止敌军袭击北平及南苑。更须妥订计划。”何并建议,以北平城、南苑、宛平“为三个据点,将兵力集结,构筑工事,作持久抵抗之准备。”日军从外线发起围攻后,上述三个据点在内线抵抗,同时集结保定、沧州、任丘之外线部队,打击日军侧背,“庶平津可保,敌计不逞。”

当然,打了半辈子仗的宋哲元也不是全无防范,只不过他不会像何应钦那样“小题大做”罢了。宋哲元在和香月清司的会晤中表示,为谋求事变的现地和平解决,他可以将冯治安的37师调往保定,另换河间赵登禹的132师接防,并将平津铁路沿线的华军西撤两华里。

这个“让步”的背后显然隐藏着一个军事上的小策略。即换防的132师可以来得快一些,调走的37师可以走的慢一些,这样就可以实现二十九军的集中。本来,平津一带的日军就散布在铁路沿线一连串孤立的据点上,为优势华军所包围。如果132师再抵达,华军的优势就更大。真要动手,老子也不怕你。

宋哲元在这里犯了两个错误,第一,错估了日军的意图;第二,高估了二十九军的战斗力。实战证明,得到增援并掌握了制空权的日军,是单纯的数量优势难以击败的。宋哲元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他身边,就有日本的卧底,他所制定的作战计划,还没有发到张自忠等基层将领手中,就已经先呈送日本军官看过了!

而日方虽然高层争论激烈,迟迟不能决定,但基层却出现了惊人的决断行动。关东军在未上报、未得批准的情况下,以友军情况紧急为由,将其空、地力量,向长城线内推进。朝鲜驻屯军也起而响应。此后高层也迫于压力,决定从朝鲜和国内增援三个师团。这样一来,我军就落了后手。

19日,日军增援部队第20师团的主力抵达天津。宋哲元则于当日晨7:30由天津赶往北平,继续斡旋。由于宋哲元始终对南京和庐山保持“信息静默”。以致蒋介石对北平的局势了解,主要依靠军统的特工,和日本人的电台!

当7月28日,日军在平津展开进攻后,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将二十九军击溃,控制了平津地区。而我空军尚在转运途中,装甲部队等地面特战单位还未完成北上准备。

本文作者:王鼎杰,战略、战史学者,凤凰视频“鼎力推鉴”栏目主讲人,著有《当天朝遭遇帝国》、《李鸿章时代》、《复盘甲午》、《二战大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