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刘银发 王盘声老师逝世 一生热爱为沪剧

2019-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热爱沪剧,沪剧是我的生命,我愿为它献出一切!"这是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唱腔创始人王盘声经常说的三句话,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近日,王盘声被授予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这也是白玉兰将年度大奖第一次颁给沪剧演员.一个在阳台上搭起的书房,不宽敞,甚至有些拥挤,坐两个人便有些转不开身,但前前后后摆放的,都是关于沪剧的物件.记者前往拜访时,老人就坐在阳光下,收音机里播放的是沪剧唱段,桌上摆着<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一书,堆在窗台上的十几个记事本中,则满满记录着关于沪剧的

  “我热爱沪剧,沪剧是我的生命,我愿为它献出一切!”这是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唱腔创始人王盘声经常说的三句话,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近日,王盘声被授予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这也是白玉兰将年度大奖第一次颁给沪剧演员。

一个在阳台上搭起的书房,不宽敞,甚至有些拥挤,坐两个人便有些转不开身,但前前后后摆放的,都是关于沪剧的物件。记者前往拜访时,老人就坐在阳光下,收音机里播放的是沪剧唱段,桌上摆着《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一书,堆在窗台上的十几个记事本中,则满满记录着关于沪剧的种种:“沪剧是以上海方言为唱、白之本的,所以要唱好沪剧,首先要了解上海方言的发音部位;声韵的组织结构;咬字、吐字、运气方法、唱腔节奏的变化等”,“唱腔的变化表现在旋律与节奏上,而节奏的变化尤其重要”……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都是老人一生艺术经验的浓缩。

退休后,王盘声一直想把自己对沪剧的体会、见解写下来,平时一有时间,就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记记,不知不觉便积累了十几个本子。

“先生现在记忆力减退,有些事情说过转头就忘,但只要一跟他聊沪剧,唱几句给他听,他马上能全神贯注地给予指导,告诉你这句应该怎么唱,那句应该怎么打拍。”老人的业余弟子、画家杨宏富说。即使生活的其他记忆已逐渐消退,但沪剧已经融入老人的生命,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习惯。

王盘声的记事本上都是关于沪剧的种种

老人还私下里跟杨宏富感慨:“王派误人啊。”为什么?王派是沪剧流派中传承人最多、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甚至有“十生九王”之说,即十个沪剧小生中有九个是唱王派。原来,老先生是在感慨,那么多人唱王派的,最后却没有几个能真正冒尖的。他始终心忧沪剧的未来。

“两三年前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天起床前,他还要独自哼唱两三小时的沪剧唱段才起身。”老人的女婿向记者介绍。唱沪剧,教沪剧,听沪剧,这便是老人的生活大部分。其中,老人最心心念念的,还是为沪剧艺术培养接班人的事。尽管已退休几十年,可老人从未离开过舞台,招收弟子,传授唱腔,甚至在九十岁的时候,还主持重新创办了民营艺华沪剧团。

“小王盘声”邱寅鹤是民营艺华沪剧团的团长,也是老人的入门弟子。他介绍,原艺华沪剧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文滨剧团由沪剧界前辈、王盘声的老师筱文滨创办,王盘声便是在该剧团中成名,但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被解散。在老师九十岁时,民营艺华沪剧团再度成立,并由他担任团长。老师还把“小王盘声”这个艺名传给了他。“这也代表着老师对沪剧艺术能继承发扬的一种期待。”邱寅鹤说。

邱寅鹤还向记者道出了成立沪剧团的另一个原因:为了让整理出的王派沪剧理论有更多的演出实践机会。2006年,王派弟子组织了王派艺术研究中心,整理研究老师的唱腔艺术,为沪剧留下一些理论文字,但对于一门戏剧艺术,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邱寅鹤说:“戏曲需要呈现、需要演出,沪剧需要推广,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才能保持生命力。这也是老师当年重新组建这个剧团的原因之一。”

而老师向弟子们传授的,都是不可再现、不能复制的珍贵经验。邱寅鹤感慨,曾经风靡一时的沪剧在当红时有众多剧团、很多流派,每家剧团都有足以支撑台面的演员,但随着传统戏剧的式微,沪剧的传唱者也日稀,这些流派创始人和一批老艺术家都相继离开,其中的艺术方法便逐渐流失了。“我们是幸运的,老师能逐字逐句地给我们演示唱词,王派唱腔的艺术能流传下来。但有些流派和唱腔随着老艺术家的逝去就消失了,十分可惜。”

《碧落黄泉》的“志超读信”,《白兔记》的“刘智远敲更”,《被唾弃的人》的“看照片”,《黄浦怒潮》的“写遗书”……这些都是王派的经典唱段。说起老师的传艺方式,邱寅鹤十分感激,“老师会逐字逐句地分析,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唱,如何转,怎么打拍。

听的时候只觉得好听,老师讲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如此。在戏曲的学习中,跟着教科书学习,和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说:“以前的艺人传艺,师傅总会留一手,怕的是徒弟学会了师傅的本事,就会和师傅抢饭碗。

但王老师不是这样,只要学生想学,他毫无保留。”所以,尽管年逾九旬,但老人却来者不拒,还在收徒,指导弟子。弟子们上门求教,在旁边唱给老人听,老人就坐在小书房的椅子上听,“精神十足,完全专注”,一个小小的书房,成为沪剧传承的特殊课堂。

而老人对弟子们也有更高期待。“学王派,不要学唱腔,要学创作方法。”王盘声希望学生能学会将王派唱腔的特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方法里,形成创新。这也是与老人一生的艺术实践一致的:革新精神始终贯穿王盘声的艺术生涯。

当年,他在《刘智远敲更》片段在唱腔的节奏旋律上做了突破创新,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细腻真切。在出演《碧落黄泉》时,他不单采用“慢节奏快唱”的方法,还在声腔上运用男女腔混合的唱法,这一“创举”在观众中引起轰动。

拜师,不仅学艺,还要学为人。说起老师的为人,学生们都十分敬重。之前几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老人在医疗等各方面的待遇一直无法落实,所以一遇到大病便遭遇困境,但老人却从未有过抱怨。反是弟子和朋友为之不平。在2009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马莉莉便提议关注王盘声的生存困难,并与她所属小组的三十多位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 《关于改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晚年生活状况的议案》,本报记者当即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呼吁各界关注文化老人的生存现状。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老人的医疗保险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谈及往事,再说到如今老人看病不需要排队等候,配药也不再有限制,弟子们十分欣慰。

老师视沪剧为生命,他的弟子们同样是一群对沪剧有着热爱的人。经营一个剧团并未易事,民营的剧团在生存上困境更多。新排一台戏,首先需要种种资金投入。待戏排完之后,如果演出场次少,票房收入便难以为继。除了组织剧团演出,邱寅鹤还一直在整理先生以前授课时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并在等待机会将之出版,以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并学会欣赏沪剧。

在传统戏剧陷入低谷的今天,这些都是一些“赔本买卖”,邱寅鹤却一直坚持。为何?因为有老师在艺术和人生上的引导,因为热爱,因为“沪剧嘛,是上海人自己的剧种,它是真正的上海的声音”。邱寅鹤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