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的可怕逻辑说的是什么?
在清朝末期,有这样两位革命人士,他们不仅是同乡,而且都加入了光复会,也曾一同到日本留学,后来他们共同谋划发起了浙皖起义,最后也都牺牲了,他们就是秋瑾徐锡麟。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
秋瑾像
秋瑾生于1875年,原名叫秋闺瑾,生于福建省,祖籍是浙江绍兴。秋瑾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1896年,秋瑾和王廷钧结婚,次年生下了儿子王沅德,1900年生下了女儿王灿芝。1904年,秋瑾在丈夫支持下来到日本留学,在这里加入了三合会,一起和留日学生投身革命。
1905年,秋瑾回到中国,经徐锡麟的介绍,她加入了光复会。到了7月份,秋瑾再次来到日本,加入了同盟会,第二年回国,在上海任教。1905年,徐锡麟等人创办了大通学堂,秋瑾在该校任教,并大力发展会党成员。
为防止家人受牵连,她和家人脱离了关系。1907年1月,秋瑾在女报上大力宣扬解放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7月,秋瑾徐锡麟等人准备在6日举行起义,结果事情泄露,秋瑾在学堂被抓捕,15日在轩亭口就义。
秋瑾徐锡麟同为浙江绍兴人。徐锡麟生于1873年,1903年,徐锡麟在日本结识了陶成章等人,回国以后,积极宣传革命。1904年加入了光复会,1905年与秋瑾等人一起创办了大通学堂,积极发展光复会成员。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徐锡麟决定进入清朝内部,掌握军权,伺机行事。
1905年,徐锡麟在别人介绍下来到了安徽巡抚恩铭的帐下,很快得到恩铭的重用,还拜恩铭为师。1907年7月6日,恩铭和其他革命人士发动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等人,但是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第二天便被残忍杀害。
秋瑾徐锡麟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有力地打击了清朝统治,激发了革命人士的斗志,意义重大。
徐锡麟的可怕逻辑
1907年的7月,安徽省爆发了一场起义事件,那就是光复会徐锡麟等革命成员发动的武装起义。徐锡麟等革命人士以排除满清为己任,刺杀了清朝安徽巡抚恩铭。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光复会成员大部分被杀害,还有的被捕,其中就包括徐锡麟。
他们此次刺杀行动,与徐锡麟的可怕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在徐锡麟看来,虽然恩铭曾对他有过恩惠,也是一位有见地的官吏,但是私人恩惠是不能大过天下公义,所以他们必须刺杀恩铭。徐锡麟的可怕逻辑中还有一点,那就是只要杀光满清的的官吏皇族,革命就可以成功,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徐锡麟像
恩铭这个人不是纨绔子弟,他有文化、有知识、有见地,而且积极推行新政,重视教育,思想开放,可以说他是一位开明派官吏。在安徽任职巡抚期间,恩铭创办了一系列的西方学堂,而且在任职期间,他大胆任用严复等人才,而徐锡麟也是受益者。
徐锡麟加入光复会以后,他认为要想驱逐满清,就需要进入到朝廷内部,从内部瓦解敌人,于是他就来到了恩铭的手下。恩铭对于徐锡麟这个人是大力栽培,倍加看重,很快徐锡麟就担任了安徽要职。恩铭没有想到的是,曾受自己恩惠和提拨的人正是送自己进坟墓的人。
徐锡麟被捕以后,有官员质问他为何恩将仇报,他说恩铭对他的都是私人恩惠,在天下公义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虽然看起来说得很有一股正义感,但是他的确算得上是“大义灭亲”了。还有一点就是,徐锡麟心中想的是,只要把满清官宦皇族全部杀完,那么革命就可以成功,其实这也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这也成为了徐锡麟的可怕逻辑中最重要的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