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爱情图 人间大爱:百岁夫妻的浪漫爱情与奉献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5日讯(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李迎军 史荣峰报道)3月25日,杭州钱江陵园内一座名为 “生命礼敬”园举行了奠基仪式,园区的定位是人体器官、遗体或组织的捐献者纪念园。
的确,这群默默的捐献者用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给了无数个家庭和个人生的希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和怀念。在这个清明期间,我们也将推出系列报道《人间大爱》,来关注这个遗体捐献群体。首先要带大家认识一对百年夫妻,他们历经战火纷飞,离世后又无偿将遗体捐赠出去,供医学研究。
在杭州南山公墓,70多岁的陈天来庄重地向着一座墓碑鞠躬。墓碑重修于2018年,非常朴素。遗照上是两位相对而视的百岁夫妻陈锡臣、王梦仙。墓碑的背面,记录着两人都出生于1915年,2016年离世。陈锡臣、王梦仙出生于江苏江阴人,从小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后,王梦仙到了上海,陈锡臣则考入浙江大学农学系,成为竺可桢的得意门生。虽相隔两地,但沪杭邮路上的一封封书信,诉说着两人的情愫。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两人的缘分被炮火阻断。陈锡臣随浙大西迁到了宜山,1939年,日军118颗炸弹炸毁了8间宿舍、3间教室,虽然现场师生无一人重伤,但是浙大不得不离开宜山,往贵州迁移。不过,为了收集小麦种子,陈锡臣和一名工人留了下来,他们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耗子关。
儿子陈天来说:“晚上躺到床上,耗子在床上窜来窜去。所以呢,他们本来住在楼下,后来只能搬到楼上,把所有耗子能够进入的通道、墙洞全部堵好。花了一周时间,总算创造了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
宜山坚守半年的陈锡臣,在小麦成熟后,将五百多个品种的小麦分门别类,做成标本。 儿子陈天来说:“他不是割下来的,而是要一个一个剪下来。剪下来以后要给它晒干,还要脱粒,脱粒以后还要包装,一个一个小口袋给它包好,然后标上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收的……”
等待收获种子的陈锡臣, 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王梦仙的处境。此时的王梦仙,和朋友们结伴西行,一路饥寒交迫,走走停停,到重庆后果然发生了意外。 陈天来说:“据说我妈妈是女扮男装,从上海开始走走停停,有的时候走路,有的时候乘车,有的时候乘船。到了重庆我知道,她的全部行李被偷了,而且又生病,通过电报联系上了我爸爸。”
陈锡臣惊喜万分,立即向校长竺可桢借了路费,连夜赶到重庆,将她接到湄潭。从此,两人成为夫妻,不久就生下了儿子陈天来。 “在回杭州以前,我爸爸的同事给我和我妈妈照了照片。他们都说,我妈妈看上去很年轻,但那时我妈妈已经是31岁了。回来的途中,人家都以为是姐姐抱了个弟弟。”陈天来说。
回到杭州不久,1948年,王梦仙因胃痛开了好几次刀,长期卧病在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她有了将遗体供医学研究的想法。随后的岁月里,陈锡臣投身科研,王梦仙相夫教子,在生命走到终点时,两位老人都在遗体捐赠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天来回忆:“她说‘老头子,我这个遗体要捐献,你怎么样?’我老爸呢,也讲得蛮好玩的,他说‘你这个东西质量不好,我这个才好呢!’因为我爸爸很少生病,他说‘我当然要陪你一起去。’所以他们夫妻两个就写下申请一起捐献了。”
2016年1月7日,王梦仙在家中安详去世。56天后,3月3日,陈锡臣因病离世。儿女们遵照老人意愿,将遗体捐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部。2018年,学校将老人遗体火化,葬于杭州南山公墓。两位百岁老人,历经战火纷飞相聚相守,又以另一种方式,教会人们理解生命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