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前石刻 霍去病墓前的国宝级石刻 三
虽作憩息之态,但它昂首警视前方,准备随时纵身而起的神态,表现出了出征环境中的特殊气氛。
霍去病墓前石刻现存16件。可辨识的象生14件,其中有3件各雕两形,总共有生物17体;不同物象12类。计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
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手法简练,个性突出,风格浑厚,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
墓前列置石人、石马、石象、石虎等石刻,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设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57年把露天石雕移置在墓前新建的两廊内。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改为茂陵博物馆。
伏虎。
虎的形象在古代陵墓雕刻中很常见,但霍去病墓卧虎的单纯洗练不作张牙舞爪威逼的表现却极为罕见。通过那如咀如嚼的嘴,锐利的目光,略略耸起的肩颈,微微收缩的前爪和卷向腰背尾巴等。
微妙的刻画使人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凶猛迅捷的性格特征。在我国古代的谚语中有:“将奋者足踞,将噬者爪缩。”(《古诗源》)前一句正好说明上述卧马前右腿后屈,即将奋起的顷刻。后一句则更好的形容这只猛虎伏卧缩爪正集中注意力,以乘对方不备时猛扑过去,噬吞猎物的神情。
对我来说,最具震撼力的还是这只石蛙了。巨大的身体,足有半个房间那么大!但所雕之处只有头部这简单几笔,太出人意料了。雕刻者惜墨如金啊。
蛙背上神秘的纹路。
作品《蟾》选取一块表面疙里疙瘩的黑色岩石,只是在眼、鼻、口、牙等处稍加点划,一只活灵活现的蟾便从石头中迸发出了生命。
据说,这两件石鱼曾被拿去做过门墩,遭到了破坏,因此没有评为“国宝”。
但这两件石鱼也同样是寥寥几笔画龙点睛,形象呼之欲出。
它们凝重沉稳,充满了自信与坚定。
《蟾》、《石鱼》都是在石材表面稍做雕凿,让雕刻真正成为一种画龙点睛的艺术,而其特殊性也就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得之自然是艺术之上乘,但自然并不是抄袭表现对象的外表。霍去病墓的群像造型,十分讲究写实与写意的交互使用,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们和有意安排的巨石及乱石一起成为乱石中有序的阵势(据说,这些石刻原来散置于陵墓之上)。
霍去病墓的塑造方式是雕刻与环境整体意识的创造与中国传统雕刻“因势象形”因材施艺的典型范例,是一座独具风采的象征性陵墓,它的雕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局部、从墓形到石刻都达到了高度的完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