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沘点 上将韩先楚和他的“旋风部队”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后,荣立两次以上大功的四十军指战员合影留念。
虽然因为整编而被多次改名,从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韩先楚领导的“旋风部队”的威名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来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调离东北时情不自禁的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后也在日记中写道:“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他的部队。
”卫立煌接替陈诚经营东北战场时也说过“这支部队动作之快,如同旋风般”。东北的国民党军第四绥靖区司令长官兼新编第六军军长廖耀湘被俘虏后当面对韩先楚说:“韩先生,三纵……解放军的‘旋风部队’就是阁下指挥的,领教了,领教了!”
“旋风”横扫东北
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1942年8月,以八路军山东纵队机关为主组建了鲁中军区,辖第一、第二、第三军分区和军区直属团。1945年8月,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改编为山东军区第三、第四师和警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11月,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鲁中军区所属第三师、山东军区警备第三旅先后进至辽阳、鞍山地区。
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山东军区第三师、山东军区警备第三旅和先期进入辽宁沈阳、本溪地区的原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的第二十一、第二十三旅等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下辖第七、第八、第九旅,共2.6万余人。
1946年冬,国民党军趁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立足未稳,企图凭借重兵将其赶进长白山高寒山区冻死、饿死、困死,而后再进攻北满。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与兄弟部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取内外线密切配合作战,在临江、通化地区连续击退国民党军3个主力师的4次猖狂进攻,粉碎了敌人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计划,扭转了南满和整个东北战局,改变了南满和东北敌我力量对比,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1947年9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韩先楚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其任务是歼灭开原县威远堡至西丰间的敌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在作战会议上很多人认为应集中全纵兵力先打击、歼灭西丰之敌。韩则坚持认为,敌一一六师师部、三四七团及辎重队、特务连驻扎在开原以东的小镇威远堡,只有临时修筑的野战工事,守军也只有一个营。
若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地用“掏心”战术直插威远堡端掉其师部,其他敌人一定会出援,我军便可以在半路伏击各个歼灭。
因各执一词两个方案均上报请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裁决。次日,林、罗、刘复电:按先楚案实施战斗。于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首次刮起了“旋风”。29日,三纵各师、团开始运动。战士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字:快!次日晨,部队竟不可思议地完成急行军200华里,进入指定位置。
韩先楚登上距威远堡1公里多的东山,简单地观察了一下敌情,便发出了攻击命令,威远堡顿时陷入炮火之中。敌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听说是共产党的部队在进攻,起初根本就不相信,当他确信无疑后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来。不出韩所料,刘果然赶紧命令驻扎在西丰、莲花街的三四六团、三四八团立即赶去救援师部,还向友邻的三十师、一三○师发报求救。
只可惜三四六团、三四八团毫无悬念地进入韩布置的口袋。刘被俘后不无感慨地说:“从战术眼光看,你们可能打西丰,最厉害可能打头营子,万万没想到你们竟打到威远堡来了。这招太厉害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的“旋风”越刮越猛:1948年3月,作为主攻部队攻克四平。辽沈战役时,是攻打锦州的五把尖刀之一,以顽强的战斗精神攻克锦州国民党军最坚固的防御要塞,即锦州城外配水池和亮马山,突破锦州城墙,为锦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辽西会战中,以机智敏捷的动作勇猛穿插,先是将敌新三军斩为数段歼灭,继而果断地向敌纵深攻击,连续摧毁敌新一军、新六军及廖耀湘兵团指挥部,顿使敌军指挥系统完全瘫痪,十万敌军处于极度混乱状态,为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二的新一军、新六军,为辽西会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