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龄后代 郝梦龄将军后裔盛赞一叶舟浮漂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4月7日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抗日将领郝梦龄.薛岳.唐生智.黄保德.罗志中.廖龄奇.刘公武.谢晋生等将军的后裔.抗战老兵和烈士亲属及台湾有关政要人士100余人参加了"南岳忠烈祠----抗战精神永存主题座谈会",从世界各大洲赶来的专家.学者和抗战烈士后裔.黄埔后裔纷纷发言,并共同倡议,将南岳忠烈祠定为国家级抗日忠烈纪念地,促成每年9月3日在南岳忠烈祠举行国家级纪念抗战忠烈活动("抗日忠烈国祭日"),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晓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带头在倡议书上签名.随后,

    4月7日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抗日将领郝梦龄、薛岳、唐生智、黄保德、罗志中、廖龄奇、刘公武、谢晋生等将军的后裔、抗战老兵和烈士亲属及台湾有关政要人士100余人参加了“南岳忠烈祠----抗战精神永存主题座谈会”,从世界各大洲赶来的专家、学者和抗战烈士后裔、黄埔后裔纷纷发言,并共同倡议,将南岳忠烈祠定为国家级抗日忠烈纪念地,促成每年9月3日在南岳忠烈祠举行国家级纪念抗战忠烈活动(“抗日忠烈国祭日”),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晓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带头在倡议书上签名。

随后,中国钓具行业第一爱国文化品牌一叶舟钓具(浮漂)进行了“爱国、爱家、爱心、爱钓----钓鱼文化的爱国元素”交流,多名著名抗日将军后裔和台湾名流参与了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一叶舟钓具崇尚“爱国、爱家、爱心、爱钓”的钓鱼文化。最近隆重推出全新上市的“一叶舟?中国梦”系列品牌浮漂,更加阐释了一叶舟作为钓具行业第一爱国文化品牌的内在底蕴,其旗下品牌“戚继光--抗日名将”系列由92岁的著名抗日诗人李任重先生担任品牌顾问,共由16款精品组成,以张治中、戴安澜、蒋光鼐、蔡廷锴、郝梦龄、杨靖宇、左权等16位抗日名将为载体,通过浮漂普及中国抗战史,通过钓鱼活动传播爱国文化,这是一叶舟钓具率先在全国钓具行业主动承担企业责任,打造第一爱国文化品牌的伟大创举。

交流期间,多位名将后裔对一叶舟钓具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予以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著名抗日虎将、陆军60师师长(黄埔五期)黄保德将军长子、台湾前国民党中央派驻美国外交官、美国梅园会会长黄开基先生,中国远征军滇缅康游击纵队司令(黄埔四期)谢晋生将军之子谢祥京先生,抗战时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上将的嫡孙女郝枚女士等多位著名抗日将军后裔和台湾名流为一叶舟钓具题词。

郝梦龄上将的嫡孙女郝枚女士为一叶舟的题词为“一叶舟钓具传播爱国文化”,受到了多位中国抗战史研究专家的一致好评。

  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忻口会战时,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时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军上将。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的途中。得知消息,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报告中写到: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他再三上书请缨,要求当局允许他率部出征。终获批准由贵阳率部北上。

  郝梦龄在北上抗日出发之前,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部队途经武汉,他与家人告别,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他还写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15岁的郝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硬要立即拆开来看,郝梦龄不允,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碎片,丢进了痰盂里,郝梦龄便随队伍出发了。

将军走后,慧英把信从痰盂中捞出,拼凑起来一看,原来是将军留下的遗嘱,还可以辨认出来的内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槐、前楠、荫森五儿,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据悉,一叶舟“戚继光--抗日名将”巴尔杉系列推出,成为中国钓友应对“出云号”的大杀器,“抗日名将郝梦龄”浮漂更是深受爱钓人士青睐,上市近半年已3次脱销,钓鱼人在钓鱼之时,也深深地表达了对郝梦龄等抗日名将的缅怀之情,将深深地爱国之情渗透到钓鱼活动之中,让爱国思想入脑入心入骨,展现每一个钓鱼人的大情怀。

  4月8日,民革衡阳市委在南岳忠烈祠举行清明祭奠抗战英烈活动。前往南岳忠烈祠参加祭奠抗日忠烈活动,并参加“陆军第三十七军六十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廖龄奇将军墓”修复揭幕仪式。祭奠仪式结束后陪同抗日将领后裔赴衡阳市参观岳屏公园衡阳抗战纪念城碑铭等抗战纪念地,并召开抗战主题座谈会。(袁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