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怎么读 玄奘取经的终点是那烂陀寺

2019-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终,唐僧抵达了摩揭陀,这便是阿育王的国度.在秦始皇之前的公元前3世纪,这位以武力征服几乎整个印度的"黑阿育王"曾令南土之人心惊胆战,单是征服羯陵伽国一役,就杀死十万战俘,战场之上死伤者更多达数十万.也正是因为目睹这一惨烈的屠杀场面,"黑阿育王"深感悔悟,他决心要易色为"白阿育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凭借佛教的力量.那烂陀寺怎么读 玄奘取经的终点是那烂陀寺此时的佛教,距离释迦牟尼已然差不多一百五十多年流逝,但依然是一个局限于印度西北一隅的地区

最终,唐僧抵达了摩揭陀,这便是阿育王的国度。

在秦始皇之前的公元前3世纪,这位以武力征服几乎整个印度的“黑阿育王”曾令南土之人心惊胆战,单是征服羯陵伽国一役,就杀死十万战俘,战场之上死伤者更多达数十万。也正是因为目睹这一惨烈的屠杀场面,“黑阿育王”深感悔悟,他决心要易色为“白阿育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凭借佛教的力量。

那烂陀寺怎么读 玄奘取经的终点是那烂陀寺

此时的佛教,距离释迦牟尼已然差不多一百五十多年流逝,但依然是一个局限于印度西北一隅的地区性宗教。也正是因为阿育王的竭力推广,才最终散播到更大范围,成为世界性宗教。阿育王对天下宣布,他将定佛教为国教,也因为佛的慈悲,所以不再主动对任何一方开战,用今天的话说,那便是古典版的和平共处时代。

那烂陀寺怎么读 玄奘取经的终点是那烂陀寺

他的诏令刻写在崖壁和石柱之上,流传至今,那便是著名的阿育王摩崖和石柱法敕,佛教精神洋溢其中。他曾邀请著名高僧长老,召集比丘千人,在华氏城举办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他还曾向边陲及周边国家派遣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甚至相传在一夜之间,于世界上建立八万四千座寺塔,从印度大陆到狮子国(斯里兰卡),从中东到东南亚;他还将据说为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分派到四方,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们尤能在西安的法门寺里看到所谓中国古代的十九座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分布图,自然,真伪已然很难判断。

那烂陀寺怎么读 玄奘取经的终点是那烂陀寺

不过,当玄奘抵达此处时,阿育王的帝国已然土崩瓦解数百年,他的所见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印度,不过他不在乎这个,因为他追求是佛教的真谛而非目睹帝王的威严。他在当年释迦牟尼成道的菩提树下停留了许久,或是感触岁月的变迁,或是追思佛的在此静坐沉思,直到第十天,当那烂陀寺的僧人前来迎请之际,他才从此前的念想中慢慢沉淀出来。

“是的,我便是来自东土大唐,来此学习佛经的玄奘!”

据说,闻听此语,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潸然泪下,他唤来自己的一位弟子,那是他的侄子,不过也已然七十多岁了,他对玄奘及众人说:

“主持原本有风湿病,时好时坏,发病的时候就好像火烧刀割一般。三年前,这病越来越厉害,几乎要把主持逼得绝食自尽了。可是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三个菩萨自天而降,那便是文殊、观音和弥勒,文殊菩萨说,有个来自支那国的僧人会来拜会你,你应在此等候、教导他。”

“住持听了此话,很是惊奇,但菩萨旋即消失,风湿病居然也就此好了。想不到今日,法师你便从支那来了。”

《西游记》中,唐僧西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大雷音寺,据说寺名取自“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显然这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寺名。事实上玄奘到的便是眼前这座那烂陀寺,意为“施舍不尽”之义,和“雷音”有关联吗?貌似没有。

这座那烂陀寺的建造时间很早,据说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也就是中国的秦汉之际已然有它的存在。到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隋唐时代,这座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成为了印度境内进修研习佛学的最高学府,这也正是玄奘之所以来此的理由。

至于那灵山,也就是灵鹫山,则在据此不远的王舍城。这城池四面都是山,灵鹫山就是其中黑黝黝不甚起眼的一座,不过前人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当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之后,便来到这灵鹫山上。摩揭陀国国王也很是优待他,就在这灵鹫山上送他一处竹林精舍居住。

后来一名印度僧人来到中国杭州,发现那里的山怪石嶙峋,居然与故乡的灵鹫山颇有几分相似,于是便为那山也起名做灵鹫山,自此之后,灵山之名便在中国民间传播开来。

想来《西游记》的最初作者,也是基于这种名声,而特意将雷音寺安置在了他心目中的佛教名山灵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