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办学理念 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
张謇于1902年创建的南通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
张謇即为其中的代表。在他看来,“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而实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于是,在1902年即大生纱厂创建五年后着手兴办教育。
之所以最先办师范学校,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师范为教育之母”。
1902年2月,张謇向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通地方官吏正式提出公办师范学校的打算, 但遭到拒绝。张謇深感“此事难办,叹思不已,乃谋自立师范学校”,于是出资2万余元,加上其兄等亲友资助,共集资9.3万多元筹建私立通州师范,校址定于通州城南千佛寺旧址。1903年4月27日,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张謇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作为校训,伴随着每一个师范生成长,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更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通州师范成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经费问题。通州师范注重挑选“性淑行端,文理素优者”免费入学,为众多家境清贫的学生提供了就读的机会,这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张謇想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一部分作师范经费,但遭到股东们的反对,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才得以通过,并形成规定:每年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十四分之一作为办学经费,其中通州师范所得最多。
同时,张謇每年都要从自己的工资和股息收入中抽出相当数量来维持通州师范的生存与发展。
经费问题解决后,接下来要解决的便是师资问题。为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张謇特地聘了当时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到通州师范任教,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画家陈师曾、文学家朱东润、史学家吕思勉等都先后应邀前来学校授课讲学。
张謇还打破了国家界限,聘请日本籍教员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7人来校长期任教。在1904年、1905年和1907年,通州师范先后分三批选派了14名优秀毕业生赴日本宏文师范速成科和早稻田大学师范科留学深造,为学校培养了自己的第一批师资。
有感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落后,张謇在通州师范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学校刚创办时,只招收了四年制师范正科(即本科)和一年制讲习科各一个班,所设课程主要包括国文、修身、教育、伦理、算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手工、体操等。
后来,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教育的实际需要,先后又设立了简易科、测绘科、蚕科、农科和土木工程科,各科均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张謇十分强调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
为适应学校博物教学的需要,他于1905年在校西兴建了植物园,同年扩建为我国最早的博物馆。他还率领学生到军山、剑山植树,并将所种之树称为学校林。1906年初, 张謇在校内西北楼设立附属小学,作为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同年秋又于校西南开辟农场,并将农业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为办好通州师范,张謇可以说是到了事必躬亲、呕心沥血的地步。辛勤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通州师范从1903年至1926年张謇逝世,共培养师范正科毕业生997人,讲习科411人,简易科27人,附设其他各科95人,为各地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
更重要的是,各地纷纷进行效仿,创办师范之风很快席卷全国。大批师资的培养,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兴办成为可能。到1907年,全国所办师范已不下百余所,各类学校已达37888所,学生发展到102万人。张謇也因此受到江苏都督的嘉奖:“张謇所设通州师范,实树各省先声,规模宏远,成绩昭著。”张謇自己也说:“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有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
解放后,通州师范改为公立,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列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