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王洛宾
叶片归于泥土,风霜归于岁月,琴弦归于音符。因为拥有音乐,王洛宾是一位富有者;因为热爱生活,王洛宾是一位富有者;因为执著信仰,王洛宾同样是一位富有者。
——王洛宾《天堂·地狱·人间》
思路琴音——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王洛宾
缘于《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有了另外一个名字——西部歌王。正因为是歌者,他人生旅途几经沉浮——因歌而起,亦因歌而落,最终又因歌声名显赫。
聊起王洛宾,王海成告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记者,他父亲创作或搜集、改编的每一首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逸闻趣事。“他歌中有六盘山下的五朵梅、青海湖畔的藏族牧羊姑娘卓玛、兰州监狱中的小丽丽、青海花儿‘八大光棍’,也有葡萄沟的黑力其汗,还有昆仑山下的乌尔尼沙和‘自由女神’撒阿黛……”
“人们都说,丝绸之路是骆驼队踩出来的;如果你爱好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美丽的民歌铺成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横亘东西的经济贸易之路,又是一条各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融合之路。本期《“一带一路”音乐故事》将和读者一起聆听——《在那遥远的地方》所演绎的“丝路琴韵”。
与西部民歌结下不解之缘的王洛宾
王洛宾,原名王荣庭,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
1931年,18岁的王洛宾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4年大学毕业后,在北平扶轮中学当了三年音乐教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和新婚妻子洛姗(杜明远)几经辗转,在山西洪洞参加了丁玲领导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第一次穿上军装,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这一时期,有塞克作词、王洛宾作曲的《洗衣歌》《老乡,上战场》,还有《抗战进行曲》《黑龙江上》等作品,是王洛宾歌曲创作的开端。
应该说,和尚铺村的“花儿调”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转折点,开启了他探索民间音乐之路。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938年4月,王洛宾、洛姗和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舞台美术家朱星南奉命离开西北战地服务团,搭乘一辆大卡车赴新疆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途经宁夏六盘山下的和尚铺村时,天突降暴雨,他们在一家客栈宿营期间,一个偶然机会,听到客栈女老板五朵梅唱道“走里么走里着走远了,离家了,眼里的眼泪流满了;锅盔的褡裢着轻下了,吃没了,心里的惆怅着重了” 。
那委婉动听的旋律,朴朴实实的方言,句句渗透人心。王洛宾被“花儿调”吸引住了,“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从此他再也没回过北京,向往的巴黎也决定不去了。王洛宾创作和改编西部民歌进入一个活跃期。
1938年4月28日,王洛宾一行到达兰州,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得知新疆督办盛世才拒绝文化人士到新疆宣传抗日。其后,王洛宾和洛姗经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介绍,加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教育厅组建的西北抗战剧团。
《达坂城的姑娘》是王洛宾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1938年6月,王洛宾所在的抗战剧团组织联欢会,慰问运送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物资的车队。一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司机,唱了一首简短的维吾尔语歌曲。
王洛宾悉心记下了这支歌的旋律,并找来维吾尔族朋友帮助翻译,很快就编配成一首活泼、俏皮、简短流畅的新疆民歌——《马车夫幻想》,后来,王洛宾对歌词进行了修改调整,将其改名为《马车夫之歌》,后又定名为《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姑娘》的改编成功,对王洛宾的鼓舞很大。“大西北有最美的歌谣,天边有最美的歌,我要去寻找。”就这样,他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一直到1996年3月14日病逝于乌鲁木齐。
1938年8月,王洛宾跟随西北抗战剧团去西宁演出。在西北各地的演出宣传活动中,王洛宾搜集并改编了诸如《马车夫之歌》《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和《喀什噶尔舞曲》等西北民歌,深为其艺术魅力所陶醉。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原味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百度搜索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可以发现,署名有哈萨克族民歌、青海民歌、藏族民歌、新疆民歌等等。对于这首歌的缘起,有着形形色色的说法和版本。它是少数民族的歌曲,还是改编歌曲或者创作歌曲,至今学术界还有所分歧。
杭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杜亚雄撰写的文章介绍,1982年春天, 为编辑《洛宾歌曲集》, 他曾在乌鲁木齐向王洛宾请教过此歌的创作过程。据王洛宾回忆,此歌是根据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改编的, 是他从居住在甘肃民乐县的哈萨克族民众中搜集到的。王洛宾当时还给杜亚雄提供了两个民间流传的曲调版本, 并对它们产生的经过作了说明。
这首歌的原名并不是《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而是叫《阿可芒黛》。在哈萨克语中“阿可”意为“洁白”,“芒黛”意为“前额”, 故可以译为《洁白的前额》, 是一曲广为流传的哈萨克族民歌。它和其他许多哈萨克族民歌一样, 分为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主歌部分要反复一次。
另外,1986年5月1日,王洛宾对中央音乐学院梁茂春教授讲,在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时采用了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音调素材。“但是,王洛宾对原素材做了相当大的变化和发展,我认为完全可以说《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作曲家在学习、消化了哈萨克民歌、藏族民歌之后的创作。”应该说,这是王洛宾经过两年学习西部民歌之后的最大收获,也是艺术创造智慧勃发的结晶。
《在那遥远的地方》到底是不是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的代表作。他采用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与藏族民歌《亚拉苏》的部分音乐元素,自己作词创作了这首歌曲。”2015年11月15日,王海成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的专访时,说到这首歌曲的定性,他眼睛里满是自信,坚定而明确地表示,“是父亲创作的”。
歌词是王洛宾创作的,这是毋庸置疑是的事实。镶金边的袍子是藏族妇女的服饰, 哈萨克女子并不穿这种装饰的衣服。王洛宾生前也曾说过“每天看着她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是他思念藏族姑娘卓玛的真实写照。
1992年,《在那遥远的地方》荣获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创作特别奖”。 在那张金唱片蔚蓝色的盘心上醒目的铭刻着一串烫金大字“金唱片创作特别奖——《在那遥远的地方》——词曲作者王洛宾——获奖者王洛宾。”
由此看来,《在那遥远的地方》只是吸取了哈萨克民歌的曲调,着实是王洛宾的创作歌曲。
众所周知,《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青海诞生,怎么和哈萨克族扯上关系了呢?哈萨克族不是在新疆吗?这又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话:20世纪30年代,新疆哈密及巴里坤等地的哈萨克族牧民因不堪忍受军阀盛世才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从1934年起,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称的哈萨克族部分牧民,开始先后向甘肃、青海两省迁移,到1939年时,有4万多名哈萨克族牧民迁入青海境内,游牧于柴达木盆地的都兰、茶卡一带。
与此同时,也把沁人心脾的哈萨克民歌带了过去。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在甘肃与青海交界处,成立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当年逃进格尔木戈壁西南昆仑山里的200多户哈萨克族群众,也于1952年被当地政府安置在阿尔顿曲克。1984年5月,这些哈萨克族群众又因思念家乡,重新回到新疆故土。
但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哈萨克族人的故乡已由畜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难以适应新生活的返迁牧民,两年后又陆陆续续地回到甘肃和青海。至今在青海海西的大柴旦等地,仍生活着数量不少的哈萨克族人。
源于《我愿做个牧羊人》的好歌
在那草原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做一个牧羊人给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每天能听动人的歌唱。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这是三幕轻歌剧《沙漠之歌》里的一首歌曲——《我愿做个牧羊人》。显而易见,它和如今普遍传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极其相似。
那么,《我愿做个牧羊人》与《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何关联呢?王海成说:“《我愿做个牧羊人》就是《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雏形,也叫《草原情歌》,是他父亲1939年在青海写的。”
要弄清《沙漠之歌》的创作起因,还得从王洛宾第二次到青海谈起。1938年11月,西北抗战剧团解散后,王洛宾和洛姗于1939年1月从兰州去到西宁。“以前在青海宣传抗战演出时,父亲的表演才华曾被时任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的马步芳所赏识,他希望父亲留在青海工作。”因此他们打定主意去青海谋生。王海成透露,为搜集西部民间音乐而去也是其中的原由,“到西宁后,父亲在回民中学担任音乐老师,洛姗在女子师范当美术老师。”
接下来,在王洛宾的组织下,西宁成立了业余抗战剧团以及儿童抗战剧团。有了演出团体就需要有大量节目,于是他就将1938年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采集的《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圆舞曲》《阿拉木汗》《喀什噶尔舞曲》等民歌重新编排改词,用于演出。
在那段日子里,王洛宾一有空闲,就深入到草原牧场去搜集民歌。他在西宁城与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交朋友,了解、吸纳了很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流浪之歌》《我等你到天明》《玛依拉》等都是这个时期搜集到的。
日复一日的音乐素材积累使王洛宾慢慢熟悉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民间音调,从而萌发了以民歌为背景创作一部歌剧的念头。用歌剧的形式,让当地的人们产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感,启迪大后方民众的抗日意识。
另据周宜逵(王洛宾在西宁时聘的助手,曾与王洛宾携手组建青海抗战剧团)生前撰文回忆:王洛宾从维吾尔族人阿布都海迪尔那里,最先整理出《掀起你的盖头来》和《阿拉木汗》两首民歌。后来在维吾尔族人开的商店里又结识了几位哈萨克族歌手,相处渐熟,听他们讲述草原上的生活情景,洛宾产生了编写一部小歌剧(后来的《沙漠之歌》)的想法。
王洛宾改编的第一首哈萨克族民歌是《黄昏里的炊烟》。
《沙漠之歌》是王洛宾创作的第一部歌剧,从搜集素材到编排到演出,整整花了一年多时间。1940年初春,王洛宾在西宁创作完成了轻歌剧《沙漠之歌》,由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排练演出。这部歌剧由《我愿做个牧羊人》《草原舞曲》(《青春舞曲》)《欢迎加入快乐集团》(《黄昏里的炊烟》)《流浪之歌》《奶子滚了》《我们的阿依莎》《我们是抗日远征军》《猎人之歌》《黎明之歌》《流浪的哈萨克》等15首歌曲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唱段选自哈萨克族民歌。
1940年8月份,西宁儿童抗战剧团先后赴湟中、大通、互助、海晏等地演出《沙漠之歌》。当时的交通工具是大马车,沿途奔波多日,有时还遇到阴雨天,剧团尝尽了艰辛。但每到一个地方,群众们都扶老携幼前来观看,反响强烈。
《我愿做个牧羊人》曲调是怎么来的呢?这是王洛宾在青海湖边的祁连山下搜集民间音乐素材时,在他居住的小客栈里,听到一个哈萨克族妇女哼唱的一首的民歌。歌词大意是:“姑娘啊,我的马还常常回头看看我,你为什么不再回头?”这首歌有上下两段,歌词并不完整,即便是这样,王洛宾还是深深地记住了这首歌的旋律。
《西海都市报》刊文称:1938年5月中旬,王洛宾在西宁邀请两位维吾尔族商人(兼当翻译),两位哈萨克族阿肯(一老一少)一起唱歌。年长的阿肯风趣幽默,嗓音特好,唱起歌来高亢豪放,感情非常投入,高低快慢十分随意,弹着冬不拉,一连唱了六七首哈萨克族民歌。
王洛宾选中两首记录下来,即《等你到天明》《都达尔和玛利亚》。年轻的哈萨克族阿肯又唱了王洛宾在甘肃河西走廊记录的《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曲调基本相同,只是词句少了许多。
维吾尔族青年歌手听了之后,也唱了一首叫《牧羊人之歌》。听起来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大体相似,只是曲调简短,而译出的歌词完全不同。年长的阿肯说,这就是哈萨克族的歌,只是唱法不同。王洛宾将《牧羊人之歌》认真记录下来,反复订正,成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所依据的原始曲调。王洛宾当时就把它定名为《我愿做个牧羊人》。
羊鞭子抽出《在那遥远的地方》?
尽管《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问世有诸多版本,其中流传甚广的说法是:1940年夏天,电影《民族万岁》在草原拍摄期间,影片中有组镜头,需要卓玛和王洛宾同骑一匹马去 放牧,活泼大胆的卓玛策马在草原上狂奔。为使自己不摔下马来,王洛宾只好紧紧抱住卓玛的腰……黄昏时分,两个人一块赶着羊群回来。
夕阳下,卓玛亭亭玉立,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动人的眼睛……王洛宾陶醉了。卓玛见此状,举起牧羊鞭打在了王洛宾背上,转身跑开了。王洛宾呆立在原地,回想着刚才那一鞭子的抽打声……不久之后,王洛宾创作出了这首传世草原情歌。
这个故事美丽动人又有传奇色彩。而且,王洛宾生前也证实过这一说法。1988年2月8日,在青海文艺界人士迎春茶话会上,王洛宾第一次将这首歌的产生渊源揭去了盖头。他说,“卓玛姑娘是圣洁的,但我已经结婚了呀,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我只能把强烈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我一步一回头地走在回西宁的路上,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在耳畔响起,金银滩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心中升腾,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这样完美地诞生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周宜逵的回忆文章写道,所谓“一鞭子打出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并不是现实。“可能是王洛宾后来在某种场合一时陷入遐想脱口而出的。即便是出自洛宾之口.我还是要说不真实!”周宜逵承认王洛宾说过那个藏族姑娘天真活泼 ,几天的草原生活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仅此而已,那段神秘的爱情故事,是他人演绎出来的。
事实上,《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在郑君里和王洛宾去草原拍片之前就已经产生。1939年6月此歌已谱写完成,只不过是,王洛宾回到西宁后,在原创《草原情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歌词如下:
在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流浪在草原,给她去放羊。每天看她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作)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从以上歌词中不难发现,改动后的歌词和原来的《草原情歌》(《我愿做个牧羊人》)有多处不同。如:“活泼动人的眼睛”改为“美丽的眼睛”,“她拿着细细的皮鞭”改为“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 “我愿做一个牧羊人”也变成了“我愿流浪在草原”,去掉了“每天能听动人的歌唱”一句,增添了“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的歌词。
综合有关资料获悉,《民族万岁》剧组曾两次到青海拍片。一次是1939年秋天。导演郑君里70多年前的日记里,有关他和王洛宾相处的记载,从9月9日去青海到12月3日离开西宁,前后近两个多月。另一次是1940年初夏,草原返青的时候,郑君里等人再次去到西宁,要补拍一些草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郑君里约王洛宾同去金银滩草原帮助工作,往返共四天时间。也就是这次拍片王洛宾遇到了藏族姑娘卓玛。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浪漫的草原情歌”理应由王洛宾自己唱响,但事实上却是由赵启海唱响的。这中间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那是1939年6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组织“中央西北巡回教育团”, 另外还配备一个电影放映队,前往西安、宁夏、内蒙、 甘肃、青海等地宣传抗日。赵启海与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郑君里、摄影师姚士泉、美术师韩尚义等人乘卡车由重庆出发,一路上以歌咏、美术和电影放映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拍摄抗战记录影片《民族万岁》。
1939年阴历10月,赵启海一行人在西宁遇到王洛宾,他们在市郊一家骡马店碰头,谈得非常投机,一聊就是半个晚上。
赵启海的夫人张先华在回忆录里披露“那天,王洛宾一脸黝黑,戴一幅眼镜,披着一件无面的羊皮上衣,下着大棉裤和毡鞋,看上去非常年轻。王洛宾边讲边唱,郑君里叫赵启海把谱子记下来以后用在电影里。”赵启海和王洛宾分手时,根据王洛宾的意见,将他写的歌曲《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
接着,赵启海把王洛宾整理的《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沙里洪巴》《虹彩妹妹》等西部民歌带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陪都重庆,由赵启海演唱后轰动了山城。后又由赵讽、李凌传唱到昆明、成都等地和缅甸、马来西亚及南亚多个国家。
不仅如此,上世纪40年代初期,赵启海赴美国留学,又把这首歌曲唱到了美国。1947年,这首歌第一次由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公演。
据考证,修订后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是王洛宾邮递给赵启海的,时间是他去兰州和洛姗登报解除婚姻关系的前一个月。因此也就有了不一样的歌词版本,同时在传唱过程中歌词也不断被修改,所以现在演唱的歌词和原创版有些差异。
金银滩草原寻找“好姑娘”卓玛
“说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怎样写出来的,其实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与卓玛姑娘一起拍电影的时候不经意被卓玛姑娘在自己背上抽了一鞭子,产生了灵感。自己今年75岁了,要是早20年前说这段话,恐怕还要脸红呢!”
王洛宾与卓玛的传奇故事一直让人神秘莫测,那个用皮鞭抽打在“西部歌王”身上的藏族姑娘究竟是谁?现实中确有其人吗?姑娘的家又在哪里……在金银滩草原即将褪去最后一抹绿色时,带着串串疑问,开始了找寻“好姑娘”卓玛的旅程。
那是2011年9月19日,沿着王洛宾当年的踪迹一路西行,抵达西海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已是黄昏时分,一下车,高原寒气扑面而来,致使原本穿着短袖T恤的我,不得不折回车里套上厚厚的户外装。西宁的朋友介绍,这里平均海拔3200米,气压低,氧气稀薄,年平均气温不到零摄氏度,一年里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到达海晏的第二天中午,海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帮我们找到了当年老房东的儿子高贝,退休前曾担任海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贝的藏族名字叫关却江措。他告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记者,歌中的“好姑娘”就是姐姐萨耶卓玛。老人用方言很浓的普通话讲述着萨耶卓玛和王洛宾相识的往事。
高贝的父亲同曲乎是青海省内有名的七世白佛夏荣尕布的随从。1930年他奉七世白佛之命,同七世白佛的弟弟罗藏克智布在海晏县修建了两座院落。迄今为止,高贝以及萨耶卓玛的胞妹才仁卓玛,都已年过古稀,依旧在当年建造的院落里居住。
“您知道王洛宾吗?他是否来过你们这里?”
“知道,他很有学问。那时候,我们都叫他王先生。我姐姐卓玛,大胆豪爽,能驯服烈马,尤其是敢在草原上走夜路,像男孩儿。”高贝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带只有萨耶卓玛和同曲乎会说汉话,“接待王洛宾一行来拍电影的事儿自然就落在了萨耶卓玛身上。”
抗战记录片《民族万岁》拍摄的时候,萨耶卓玛年仅16岁,高贝只有6岁。
这位藏族老人给记者讲述起他所了解的王洛宾和卓玛的往事碎片。他的妻子才让卓玛,也在一旁不时的补充着当年的点点滴滴。
“我的姐姐生于1922年,叫萨耶卓玛,家里人都叫卓玛。我们的母亲叫桑科。1931年我的姨娘才塔嫁给海晏千户同曲乎当二奶奶,当时萨耶卓玛只有9岁,是姨娘把萨耶卓玛从我们海南州贵德县如玉村带进千户长家,给千户长同曲乎当了养女。”千户长是当地的最高首领,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长,家里也很富有。
拍电影的日子是紧张而有趣的。当时,卓玛正值情窦初开的年龄。她的头发梳成多条小辫披在身后,两只大眼睛闪烁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导演请卓玛出演牧羊女角色,王洛宾则扮演一个帮着卓玛赶羊的帮工。”
相处了三天,摄制组就返回了西宁。第二年春天,王洛宾又从西宁来到了金银滩草原挖掘整理民歌素材,还给同曲乎家带来了石头眼镜、皮袍等物品。时至今日高贝仍然能清楚地记得,王洛宾与姐姐卓玛同骑一匹马在草原奔跑的情景。
才让卓玛直言:“王先生走后,好多蒙古族、藏族的大户人家都来给她提亲,但她非要嫁一个汉人不可。”1944年,萨耶卓玛嫁给了时任海晏县县长的史炳章,给他当了二奶奶。1945年生下了大儿子,叫尼玛多杰。二儿子一生下来就夭折了。1954年,在草原上拍摄电影《金银滩》时,“姐姐患了一种怪病,她到西宁去看过病,但没有看好。后来才知道姐姐得的是肠梗阻。”
就这样,1954年,歌中所描述的女神离开了人世。萨耶卓玛去世后,按照藏族的习俗,举行了天葬。萨耶卓玛的肉体和灵魂与金银滩草原融为了一体。
(选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2015年11月23日赵乐撰稿)
参考文献:
1.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的产生经过》,《河湟民间文学集》1980年8月日。
2. 周宜逵:《回忆洛宾六十年前在青海搜集整理民歌》,《西海都市报》,1985年5月4日。
3. 《歌声中的20世纪》编委会:《歌声中的20世纪——百年中国歌曲精选》,《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12月。
4. 王海成:《我的父亲王洛宾》,新疆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版。
5. 梁茂春:《皇冠上的明珠——王洛宾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赏析》,《世纪歌声》,2006年3月版。
6. 郑君里:《民族万岁——郑君里日记1939-1940》,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8月版。
7. 言行一、王海成:《歌者王洛宾》,新疆美术出版社,2013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