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的代表作 历时25年 施光南档案“回家”

2018-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施光南.邵飘萍.艾青.黄宾虹……金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了挖掘.保存金华历史文化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金华市就逐步开展了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其中,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档案资料是名人档案中较为齐全和珍贵的,手迹.照片.信件.文章及讲话稿.书刊.磁带.节目单.奖状证书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涵盖范围广,数量多.施光南的代表作 历时25年 施光南档案"回家"施光南的父亲施复亮是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出生在重庆,后随父亲回金华读过一段时间小学,解放后移居北京……施光南虽是

施光南、邵飘萍、艾青、黄宾虹……金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了挖掘、保存金华历史文化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金华市就逐步开展了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其中,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档案资料是名人档案中较为齐全和珍贵的,手迹、照片、信件、文章及讲话稿、书刊、磁带、节目单、奖状证书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涵盖范围广,数量多。

施光南的代表作 历时25年 施光南档案“回家”

施光南的父亲施复亮是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出生在重庆,后随父亲回金华读过一段时间小学,解放后移居北京……施光南虽是金华人,但在金华生活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开展施光南档案资料征集工作难度大,历时久,倾注了不少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

施光南的代表作 历时25年 施光南档案“回家”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施光南是金华人

1990年4月,施光南突患脑溢血,倒在了钢琴上。由于当时新闻媒体宣传施光南的出生地是重庆的材料比较多,造成社会各界人士甚至包括他的妻子洪如丁在内,都认为施光南是重庆人,却不知道施光南是金华人。

施光南的代表作 历时25年 施光南档案“回家”

如何校正施光南的籍贯问题,让大家知道施光南的祖籍在金华,这成了开展征集施光南名人档案的第一步。

1991年9月,北京召开施光南音乐作品研讨会。"这是个好机会,大家立即动身赶赴北京。"时任金华县县长的李启农当即决定,由县委宣传部部长谢晓同志带队,县文化局局长徐建国及施光南的堂弟施根叶等5人,专程前往北京参加研讨会。会上,施根叶介绍了施光南父亲施复亮的家庭、父母、兄弟及祖籍居住地等情况。5人在研讨会后还去看望了施光南的家人。

通过这次研讨会,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媒体在后续的文章报道中,都明确了施光南的祖籍在金华。其后,家乡人民又多次前往北京看望施光南的家人。1993年前后,金华多次举办施光南音乐作品演唱会,并创作拍摄了《不朽的音符》《屈原》等电视剧,其间金华县有关部门多次邀请施光南的妻子洪如丁来金华参加电视剧首映式等纪念活动,陪同她去施光南的故居源东乡叶村参观,和当地的亲属聊天,让她了解金华、支持金华。

用真心和实际行动

获得了施家人的信任和支持

施光南逝世后,当时的金华县档案局多次与其姐姐施月明沟通联系,表达了想要征集施光南及其父母的档案资料,建立金华名人档案全宗的想法,但都未拿到相关资料。

1992年,施光南的母亲钟复光因病逝世。得知这个消息后,时任金华县档案局局长潘桂荣和金华县文化局局长徐建国专程赶到位于杭州的施月明家,向其表达了沉痛的哀悼和家乡人民的慰问。施月明十分感动,当场向档案馆捐赠了施光南及其父母的部分手稿、照片、证件、著作等档案资料,共计312件。

1996年9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和金华市委、市政府在金华联合举办了中国施光南音乐作品演唱会,邀请了文化部、全国音协等有关部门领导,施光南生前好友、词作家陈晓光,歌唱家佟铁鑫等人到金华为施光南家乡人民献艺。

音乐会后,洪如丁和陈晓光等人参观了施光南老家的故居。金华档案部门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将馆内珍藏的施光南档案资料、遗物等全部拿出来陈列在故居的堂厅内。金华人民热爱施光南的情结深深打动了洪如丁一行人,也为以后的档案征集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不久,金华县政府领导听说四川有关部门想在当地建立施光南纪念馆的消息后,急忙请施根叶与洪如丁取得联系,再一次表示了征集施光南档案资料的愿望,洪如丁表示愿意捐献部分施光南生前手稿及实物给金华。随后,金华一行人立即前往北京接受捐赠。

洪如丁女士将她珍藏的绝大部分施光南的珍贵档案资料都无偿捐献了出来,包括照片、书籍、磁带、CD片、节目单、手稿、五线谱、笔记本以及奖状、奖杯、获奖证书等共计110件,其中就有特别珍贵的施光南音乐曲谱和《我怎样写歌》的手稿。

这些档案资料勾勒出了

施光南创作的一生

这些陆续征集到的施光南档案资料,都是其亲人经过精心挑选后捐赠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施光南一生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弥足珍贵。

其中包括记录施光南幼儿、少年、青年直至去世前各个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照片86张。有施光南个人的照片,与家人的合影,也有与关牧村、佟铁鑫、蔡金良等同事的合影,还有出国考察、出席会议等的照片。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施光南与亿万人民的心一道沸腾了。他把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自己的一腔喜悦化成了一曲《祝酒歌》,整首歌曲欢快又抒情,迅速被人们传唱,几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记。周恩来去世后,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切爱戴之心,施光南用泪水谱写了《周总理,你在哪里》。如今,《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手迹就保存在市档案馆中。

1978年7月,施光南调入中央乐团创作组,他心头积压多年的灵感尽情喷发,接连创作了《生活是多么美丽》《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除了创作歌曲外,他还创作了多部歌剧、芭蕾舞剧、京剧等,如大型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等。施光南的歌,表达了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施光南本人也成为广大群众爱戴的音乐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