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末年(约公元307年)出生于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晋太和年间(约公元365年)卒于会稽(今绍兴)。幼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南京),住所就在刘禹锡诗中所言的乌衣巷(现在夫子庙一带)。王家是仕族世家,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王导,父亲王旷,都是东晋元老,“司马与王共天下”,权重一时。由于门第的关系,王羲之早年入仕,颇为顺当。但他生性恬淡,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深,对仕途不很在意,而是流连山水,热衷于佛、道、音乐书画。父辈相继离世后,他在政治上连连失意,于是称病去职,定居会稽,专心书画。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远宦帖(11张)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兰亭序局部(20张)为历代书法飞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最初的汉字,是图象性很强的大篆(甲骨、金文、籀文)和小篆。后来逐步被简化、抽象,成为隶书。隶书体的出现标志着汉字正式由具象的“图画”,转变成抽象的符号。到秦汉时期,隶书达到发展的高峰,成为一种官方的书体。此后隶书写法的程式化日益严重,过分的波折,“蚕头燕尾”,不仅千篇一律,而且浪费时间。到魏晋时期,战乱频仍,军令纷飞,隶书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流行于民间、在隶书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写法的楷书体,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认可,开始出现于正式场合。而作为楷书附属书体的行书,也随之开始萌芽。
另一种书体--草书,则起源很早。从大小篆开始,就有所谓的“篆草”。隶书出现以后,出现了对应的草写法--“章草”。书法史上第一位“草圣”--汉代的张芝,就是以章草出名。到了魏晋时代,章草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索(靖)、卫(凯、瓘、恒)、皇(象)、陆(机)等一批章草名家。
尽管魏晋时期各种书体均已齐备,但是各种书体又都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楷书经过钟繇的变革,虽然大致成型,但是从《宣示表》等楷书作品中,可以看出钟书结体扁方,捺脚波磔,尚保留有浓重的隶书笔意。章草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在隶书即将让位于楷书的情况下,也要求章草向对应于楷书写法的“今草”发展。行书,则刚刚萌芽,写法远未成熟,地位也不足以和篆隶楷草并列。